常有患者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因为他们听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早晚会转成胃癌。
那么,
刮风一定下雨吗?
天空有乌云一定有雨吗?
萎缩性胃炎一定得胃癌吗?
很多人本来也没什么大症状,也不太在意,但做了胃镜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后,道听途说、再上度娘后把自己吓的不轻,反而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
在搞清楚萎缩性胃炎这个疾病前,没必要过度恐慌,萎缩性胃炎离胃癌很远,两者不能划等号。搞明白后,该注意什么就注意即可。
萎缩性胃炎是个什么样的鬼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即位于胃黏膜的腺体因炎症浸润等原因,腺体萎缩或消失。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多。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靠胃镜和病理,不能以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
(左边是正常胃粘膜,右边是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两类,一类与自身免疫相关,另一类与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烟酒刺激、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相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使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导致胃分泌腺体萎缩,胃粘膜颜色改变、变薄、血管显露,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胃蠕动功能失调等,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如果把胃粘膜比喻为土壤,把幽门螺杆菌、吸烟、酗酒、年龄等因素比喻成破坏土地的因素,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就像水土流失,胃粘膜变薄,胃的消化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早饱、胃胀不适、反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与胃癌的关系
萎缩性胃炎患者无论有没有症状都会担心萎缩性胃炎会不会发展为胃癌。的确,萎缩性胃炎患者是胃癌的高危人群,但并没有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必然发展成胃癌的结论。
事实上只有很小一部分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发展为胃癌,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该病到胃癌要经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袭-转移等多个过程。实际上在这个该过程中如果有效干预、合理治疗,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转。
治疗
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都应该保护已变薄的土壤。
杜绝烟、高浓度白酒、高盐、浓茶等常见易“伤胃”的食物或行为;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加工食品、日常食材以新鲜食物为主;
避免或调整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激素等止痛消炎药物。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胃黏膜保护药物,即各种胃黏膜保护剂(包括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
胃动力障碍的可用各种促胃动力药物
还有各种助消化酶制剂,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β-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等。
若能坚持规范治疗与定期复查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概率非常低。定期复查还可以在癌变之前(如重度不典型增生也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就进行及时的胃镜干预处理,就避免了癌变到中晚期才查出来,悔之莫及。所以正规诊治才是消除忧虑的最好方法。
总之,萎缩性胃炎不是洪水猛兽,预防和治疗它有一定规律可循,消除心理顾虑,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相信科学、积极面对才能避免忧心忡忡或者后悔莫及,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