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世界第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值得所有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1谎言一:饮食控制=饥饿疗法
糖尿病饮食控制就是少吃,饿肚子。
正解:
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并不等于不能吃、不能喝。科学的饮食控制应该是既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又要饮食结构合理保证机体活动所需的营养。若采用饥饿疗法,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这样不但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谎言二:多用药=可以多吃东西
可以通过增加口服药或胰岛素的剂量来抵消多吃东西对血糖的影响。
正解:
通过增加用药来抵消多吃的东西对血糖的影响是不对的,一方面无法确定多吃的那部分东西需要增加多少剂量的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来抵抗,会导致血糖出现较大波动,另一方面过多服用降糖药会增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的风险,而且部分降糖药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服用过多会加重胰腺负担。
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如果饮食不固定,那么药物治疗就成了空谈,所以药物治疗需要科学的饮食控制来配合。
3谎言三:水果=危险品
水果是甜的,会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正解:
水果中含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对人体有益成分,对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水果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当血糖控制不达标时,要尽量避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可以进食黄瓜和西红柿。
吃什么:建议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柚子、猕猴桃、桃子等,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如红枣、荔枝、桂圆、葡萄等。
吃多少:约200克左右。
怎么吃:要遵守控制每日总热量这一饮食原则,即扣除25克主食,也就是用一个水果与半两主食交换,在两餐之间吃,避免和正餐同时吃,以免引起餐后血糖升高,或者在饥饿或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的补充,一般来说,吃水平的最佳时间为:上午9-10点、下午3-4点,晚上临睡前。
4谎言四:无糖食品=不升糖的食品
无糖食品不含糖,不会升高血糖,可以随便吃。
正解:
所谓无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加入了糖醇等甜味剂,但其也是由粮食加工成的,仍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同样可使血糖升高,因此,吃任何食品都要算热量,不能无节制食用。
5谎言五:加餐=加量
加餐是在每日固定的总热量之外再增加饮食。
正解:
少量多餐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基本原则,其既可避免餐后高血糖又可缓解下一餐前的饥饿感。所谓加餐,是指在每日总热量固定的基础上,从正餐中匀出一部分作为加餐用,而不是在固定的总热量之外再加量,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加餐≠加量。加餐时间可安排在上午9:00-11:00,下午3:00-4:00,睡前1小时。
6谎言六:粗粮=好主食
膳食纤维有好处,把主食改为粗粮。
正解: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吃太多,甚至将主食完全改为粗粮,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各种营养素的吸收,久而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正确的饮食方法是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无论吃什么都要掌握适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