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病人
医生,我的失眠能治好吗?要多久才能好?
临床上这个问题会让我比较纠结,为什么会纠结呢?因为本来睡眠是个很顺其自然的事,就算是失眠了,通过医学的手段是可以治愈的。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失眠的病人,一部分是现在医疗环境的问题,另一部分则是与失眠的病人自身有关。
很多时候,失眠的病人会很急迫地想要恢复以前良好的睡眠,到处寻医问药,听到哪个医生或哪个药物好就去跟风,无法坚持系统的治疗,这样其实会让失眠的病程大大的延长。
另外,失眠的病人会一味地去寻求医生帮助,长期借助药物甚至酒精,没有从自身进行生活方式和心态的调整,忽略掉导致失眠的原因和自身睡眠恢复的能力,这样就会导致难以停用药物,让病情迁延难愈。
在你看这篇文章之前,你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为什么会得失眠?”、“我自己该怎么帮到自己?”。我想,很多人应该都不明白自己失眠的原因,不清楚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而这些却对病情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
指导专家
曾亮
广东省中医院
固生堂
心理睡眠科
主治医师,国家中级心理治疗师和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和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专科著作参编《睡眠自我管理一本通》,《慢性病养生指导》、《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抑郁症、失眠症》等,并多次在广州日报、老年报、大洋网、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老干大学进行睡眠与情绪疾病的专题采访和讲座。
擅长:
临床以中药汤剂、腹针、脐疗、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身心同调,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睡眠障碍、各个系统疾病所伴发的情绪障碍等,心理治疗主要以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考试职场压力、焦虑抑郁心理问题为主。
失眠的病因
失眠的病因有所谓的“三因素模式”,即是易感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易感因素
通俗讲就是遗传、性格、体质等因素,比如说家里有多位亲人失眠,自己的性格要求完美焦虑又在意别人的看法,出生后就易惊醒梦多,或者女性自小月经不调……那你患失眠症的机率就远远高于其它人了,并且你治疗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点,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先天不足”。
诱发因素
门诊中我都会问病人你第一次失眠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病人提到高考压力、面试、分娩、生病、工作、生活的变动等,这些就是导致你失眠的诱发因素。如果这些诱发因素还存在,那我们就要重点针对这些诱发因素而工作,而不是一味地给安神的中药、镇静催眠药等。
维持因素
可是,你可能会问到:“我这些都经历过去了,现在没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了,为什么我还会失眠?”。这里,就涉及到了维持因素,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谈会比较清晰。
1、体质问题
体质是指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血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等,这种特质决定了我们容易得什么病,这个病治疗的效果怎样。
虽然先天禀赋我们决定不了,但后天的因素我们是可以调整的。中药为什么治疗失眠有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针对体质进行调理。
可惜在调理过程中,很多病人不重视后天因素的调整,尤其是相对固定的起居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的应对模式等,如:长期熬夜加班、饮食寒凉肥腻、女性多次流产、过度体育活动、性生活频繁等。这样会导致这边医生在帮你调理身体,而你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却导致体质进一步转差,让临床疗效打个折扣。
另外,中医的体质调理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会见效,患者见有好转后不能坚持治疗也会让病情容易反复。
2.不良的应对策略
失眠的病人为了应付初期发生的失眠,往往会为了获得更多的睡眠而采取了自认为“正确”的应对策略。这些会导致失眠的存在并伴随而来对失眠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变化,若这时候干预不及时,就会让短暂性失眠成为慢性失眠。
失眠病人不良的应对策略包括了提前上床准备睡眠、睡不着也长时间躺在床上、白天争取多睡以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等。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拼命的提早睡,延长在床上的时间,这样导致更加睡不着。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不良的应对策略进行管理。
3.对失眠的过于焦虑恐惧心理
失眠的病人常过分夸大失眠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认为失眠是让自己白天精神不佳、工作效率下降等的唯一罪魁祸首,并进而认为只要能睡好觉,一切问题就会解决,终日将精神集中在如何“保证今天晚上睡好觉”上来。
随着病人对睡眠的期望值提高,会更加害怕失眠,愈加紧张害怕就愈加难以入眠,从而进入“失眠一失眠恐惧一加重失眠”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种模式提醒了我们要针对焦虑恐惧等情绪进行处理,尝试一些瑜伽或放松训练来缓解情绪,帮助睡眠。甚至还可以结合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来治疗,迅速控制症状,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减药。
失眠是综合因素所导致的,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易感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素,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治疗是综合治疗,而不是单纯依赖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中药等药物治疗。
在这里,我提倡“双专家”模式,医生是疾病的专家,病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专家。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一起针对失眠的病因进行处理,针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处理,针对不良情绪进行处理。更好地治疗失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预防失眠的复发。
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泡脚法
每天临睡前用温水或用下面的泡脚方泡脚15-30分钟,可加粗盐,水要没过脚踝,最好达小腿位置。烫脚时随加热水,先温后热,使足部烫得发红。然后静坐在床上,用左手心劳宫穴对脚心的涌泉穴揉搓,再换另一只手揉搓另一只脚心的涌泉穴,以搓热为度。水的温度以自己舒适为度,泡时不用过汗,微微出法比较好。
孕妇忌用,糖尿病、心力衰竭、皮肤病要慎用。
虚证方:肉桂10克,夜交藤60克,牛膝30克。
适用于平素体弱,易倦,畏寒,易汗出,腰酸,小便频等。
实证方:柴胡六6克、黄芩6克、法半夏6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桂枝6克、郁金6克、香附6克、生地6克。
适用于心烦易怒,口苦口干,胸闷心悸,畏寒畏热,肋骨两边有胀痛的地方,伸舌难以放松,舌头尖长。
拍打心包经
心包经位于双上肢内侧的正中线上。由上自下以空掌拍打双上肢心包经循行部位5-8分钟,以红润或出现瘀斑为度。重点在肘部内侧,因为中医认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
拍打的程度(拍出来后要等它自然消失后再拍打另外一侧手,同时拍打两只手容易过于耗散气血,出现倦怠头晕等不适)
适合于失眠伴有嘴唇色暗,面色晦暗,身体时有刺痛,平素思绪多、压力大、情绪易紧张者的患者。
梳头法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把梳头当作“安眠药”。他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通过梳头,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提高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此外,还有防治失眠、神经性头痛及秃发的功效。
操作方法:用梳子梳头,如无梳子,可用指叩,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与要求同梳子梳法。
方向:
(1)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
(2)从头顶中央作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别向头角、太阳穴、耳上发际、耳后发际。左右相同。睡前梳头至少五分钟。
食疗助眠
食醋小米粥:小米适量熬成米粥,睡前1小时进食,食后半小时服米醋10ml,每晚一次。可以视情况在小米里添加大枣、龙眼肉、酸枣仁、百合、莲子、淮山等,量因人而异,适用于普遍大众。
当归生姜羊肉火锅:适用于体虚畏寒,喜饮温水,夏天不喜空调,口淡而不口苦,冬天四肢冰凉的人群。可用当归15-30克,生姜15-30克,淮山30-60克,枸杞子15克,大枣10-15枚,配合羊骨为锅底,成适合秋冬天服用。
百合莲子银耳羹:适用于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白天精神亢奋,喜饮冷水,手心发热出汗的人群。
【材料】银耳花3朵莲子20克干百合20克冰糖100克枸杞10克清水适量
【做法】分别用温水泡发,将银耳放入砂锅中,加水及调料适量,文火煲2个半小时。待银耳煮至浓稠后,放入冰糖搅拌均匀、然后倒入莲子,盖上锅盖小火煮半小时,最后放入百合和枸杞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熄火。
桂圆莲子猪心汤:莲子30个,桂圆肉15-30克,酸枣仁15-30克,猪心半个加盐少许炖熟,睡前1小时服,每晚一次。适合于食欲不佳,食则腹胀,食后思睡,心慌气短,面色萎黄缺乏光泽,梦多,睡眠中对声音极度敏感,女性的月经量少,颜色淡等脾胃虚弱,血虚不能养神的失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