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伤肝,但是,爱酗酒者仍是趋之若鹜的“追酒”。民众对喝酒仍存有错误问题,认为“喝酒不脸红,代表肝脏好?”到底是真?还是假?
消化内科专科医生郑乃源指出,春节脚步近,亲朋好友围炉吃团圆饭,难免喝酒助兴,一般喜好饮酒的人,常喜欢酒后微醺的感觉,沉醉在飘飘然的无压力状态中,但饮酒过量,或喝得过快过猛,都有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饮酒不过量酒後注意保暖
除了B型、C型肝炎、脂肪肝及其他有肝脏病史者绝对不能喝酒外,一般人的饮酒建议量,则是每天最多40C.C.的纯酒精,换算成一般330毫升、酒精浓度5度的啤酒,大约可以喝2瓶左右。如果过量又熬夜,便会使肝脏负担过大。
此外,饮用酒精浓度较高的高梁酒、威士忌,都只能喝1小杯,若发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就应停止饮用,不要逞强。而且酒精在体内会使血管扩张,饮用时身体不断散热,因此酒后应注意保暖,否则容易失温感冒。
【健康小叮咛】:喝酒有害健康,提醒民众切勿酒驾及未满18岁禁止饮酒。
喝酒伤肝,但爱酗酒者不论男女老少,仍是趋之若鹜“追酒”。
酗酒伤肝脑与喝酒不脸红无关
医生郑乃源强调,虽然有些研究指出,适量饮用红酒,可摄取到具抗氧化功能的多酚物质,但喝进过量的酒精,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肝脏,可能导致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
许多人误以为“喝酒不脸红,代表肝脏好?”郑乃源医生表示,酒精在人体代谢后会产生“乙醛”,使血管扩张,体质上代谢乙醛能力较差的人,比较容易脸红或心悸,与肝脏功能好坏无关。
而脸不红、表面无异状的人,常自觉酒量佳而无法节制,往往都是肝脏出现问题才发现,因此,特别提醒这些喝酒较不易脸红、代谢能力较好的人,仍不可忽视酒精对肝脏造成的负荷。
【健康小叮咛】:喝酒有害健康,提醒民众切勿酒驾及未满18岁禁止饮酒。
医生提醒,要降低对肝的伤害,切勿空腹饮酒或边吃高油脂食物。
饮酒4原则降低肝伤害
小酌怡情,过量伤身。郑乃源医生建议,掌握饮酒的4个大原则,将对肝脏的伤害降到最低:
1、酒精总量控制因人而异
建议每天的酒精摄取量要控制在20克以下;肥胖者及女性因为体内脂肪较多,水分相对少,所以酒精进到血液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建议每日摄取量应控制不超过10-15克为宜。酒精摄取量(公克)=喝酒的量(c.c.)×酒精浓度(%)×0.8。
2、勿空腹饮酒或边吃高油脂食物
空腹饮酒,会使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快,最好先吃点东西再喝酒,但切忌吃高油脂的食物,否则使血中酒精浓度增加,容易引起肝炎。
3、放慢速度忌乾杯
代谢酒精的脱氢酶存在胃及肝脏中,放慢饮酒速度可提升酒精在胃中先分解的比例,降低肝脏的工作量。
4、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
酒精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群辅助,长期过量饮酒会造成维生素B群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因此饮酒要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