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育意愿下降,人大代表建议男性共休产假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女性的生育意愿在下降,应让男女同休产假。他认为,男女同休产假既是男女平等的体现,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育儿对父亲而言,也能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消息一出,大多数网友表示支持。那么,为什么让男性共休产假,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育率呢?

一方面,女性休产假而男性不休,会造成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遭遇用人单位调岗、辞退等等,很多女性为了以后的职业发展而不敢轻易生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二胎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并没有预期高。

一旦男女共休产假的政策实施,企业也需承担男员工的生育成本,就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缓解女员工的职场就业压力,释放女性生育欲望。

另一方面,男性休产假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参与到照顾孩子中,而不是由女性一人承担带孩子的任务。男性体验亲手换尿布、冲奶粉、哄孩子,不仅能让父子关系更亲密,也更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疼爱自己的妻子,促进家庭和谐。

据林勇教授调查称,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实现男女共休产假政策,例如挪这个国家就实行了男女共修产假的政策,男性休假期间,企业需要支付薪水。

目前,我国正处在生育率下降的时期,虽然在2016年放开二胎后生育率有所上升,但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7,远远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到2017年,我国生育率又重回下降的老路。

那么,除了休产假这一工作因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生育率的下降呢?年轻人为什么不敢生孩子了?

1.生育、抚养成本高

有人算过一笔账,将一个孩子从出生抚养到22岁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70万元左右。这还仅仅是一般城市的家庭费用支出,如果是在一线城市,花费的远远不止这点钱。对于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的人群来说,生一个孩子会增加身上已有的债务,生活压力更大。

2.未婚比例升高、生育率下降

目前我国合法婚龄为男性22岁,女性20岁,然而现在80、90受教育程度提高,很多人从学校毕业时已经二十三四岁,工作尚未稳定,结婚的时间自然也被推迟。当婚姻问题被搁置,生育的的问题自然也得不到解决。

3.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随着教育普及,越来越多中国女性在职场上做出不错的成绩,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她们开始意识到,女性的义务不仅仅是生孩子,她们有权选择生还是不生,生育几个。相比生育,她们更愿意将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提升自我、旅游、追求兴趣爱好上。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