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手术后为什么要“冰敷”

疝气手术后为什么要“冰敷”

冰敷法是用冰袋直接或以冰水调合药末敷于患处或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冰之为药,早在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就记载,冰“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热烦”。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收录了“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的外治方法。现代冰敷法主要高热昏迷病人的急救,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阳强不倒和治疗一些疼痛、出血病证。以藉冰的大寒之性,直接作用于患处或特定部位,达到降温散热、止血止痛、消除肿胀等目的。

那为什么疝气手术后冰敷呢?

在临床研究中表明,在腹股沟术后冰敷患者手术区域,控制区域体表温度在12-15℃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使用。在既往的报道中,手术区域组织冰敷至13.6℃的临界水平可以达到局部镇痛的特殊效果,降至12.5℃则可降低10%神经传导速度,降至10-11℃时组织间各类酶代谢活动可降低50%。

所以,冰敷具有短时间收缩血管、止痛,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术后在手术区域内冰敷8-12小时,是一项便捷、经济且患者耐受程度高的镇痛方式。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