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汤是精华之所在,营养要比食材好!例如「老火靓汤」,是一道很著名的传统粤菜,被认为是滋补养生的绝佳方法。
但是,对高尿酸患者来说,不正确的煲汤和喝汤方式,不但养不了生,反而可造成大麻烦。
作为一名严肃认真的肾内科医师,同时还是一名土生土长极爱喝汤的广州人,今天和大家好好讲讲“汤和尿酸”的关系。
01高尿酸的形成
生物体是由大量细胞组成。细胞里面的遗传物质DNA由嘌呤和嘧啶两类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其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也就是说尿酸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它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尿酸生产增多或者排出减少,都会导致血液里面的尿酸浓度增加。高尿酸可以直接导致痛风和肾脏结石,也间接与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相关。
在普通人群,高尿酸主要由不节制地饮酒、吃肉、吃海鲜和喝高糖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而慢性肾脏病人群,主要是由于肾脏排出各种废物(包括尿酸)的能力下降导致。
02高尿酸与汤
曾有一位高尿酸的患者(地道的广州人)问我:"我已经不吃肉不喝酒不吃海鲜了,为什么尿酸还高呢?”
我当时问:“那您喝汤吗?”
患者回答道:“当然喝,我只喝汤不吃肉!”
作为广州人,我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在粤港一带,很多人认为“老火汤的营养精华都在汤里”,把煲汤后的肉叫“汤渣”。
老火靓汤烹饪时,把鸡鸭,或者是猪肉、牛肉、羊肉等放在炖锅里面,再加入一些药材汤料(如当归、人参、北芪、枸杞、红枣之类),用文火(小火)慢煮2-4小时,煮好的汤是芳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而我们吃的动物性食物里面,主要成分就是肌肉纤维,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清楚知道,细胞核里面含有大量的嘌呤,在煲老火汤的过程中,蛋白质这样的营养成分其实大部分还是留着了肉里面,而肉中嘌呤则溶解在汤里面。(所以肉中的营养其实是比汤更好的)
我们可以看到前段时间肾上线发布的小程序高尿酸食物库:100g的猪肉含嘌呤130mg,而100g的猪肉汤则含嘌呤500mg。
所以,一碗小小的老火肉汤,可以说是一碗满满的嘌呤浓缩精华。
这样的结果是,喝汤不吃肉的行为,虽然肉是少吃了,但肉里的嘌呤却没少吃,尿酸自然是降不下来。
03那么应该怎么喝汤呢?
我给大家三个建议:
1)首先,可以用低嘌呤的食材来煲汤。绝大多数蔬菜、蛋、豆腐、菇、哺乳动物血的嘌呤含量比较低。
千万不要小看哺乳动物的血,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细胞核的,而鸟禽和鱼的红细胞有核。哺乳动物无核的血,嘌呤含量自然低。
建议的组合有:豆腐白菜汤、猪血汤、什锦菇汤、各种鸡蛋汤或者蛋清汤。这些组合的食材,嘌呤含量低,无论何种烹饪方式,问题都不大。
2)如果一定想吃肉的煲汤,则要把炖汤的时间缩短,把煲汤变为煮汤。
即把肉在汤里面煮熟就行,然后汤和肉一起吃,避免只喝汤的习惯。只要汤和肉一起吃的话,因为肉远比汤有饱腹感,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这顿饭的嘌呤量了。
3)综合以上两条再合理混搭:通过调节一天的食物配伍,来控制总嘌呤摄入。
如果实在想吃老火肉汤,则可挑选嘌呤相对低的肉类食材,同时配搭低嘌呤的主食和主菜,哪些食物嘌呤低,都可以在小程序中查找→高尿酸食物库。
比如煲乌鸡人参汤,汤肉同吃的情况下,主菜可以配豆腐,这样一顿的嘌呤摄入就不至于太高。
最终,还是要正确对待“营养精华都在汤里”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这个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开个玩笑,据说一个北京人和一个广州人同桌吃饭最和谐了:因为“广州人吃汤不吃肉,北京人吃肉不吃汤”。
但是,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懂以上内容,食物的吃法也都不节制,都一样会可能吃出高尿酸而痛风!如果他们两个懂得上面的搭配,就都可以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身体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