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国外一哥们吃跳跳糖喝汽水把胃撑爆了

跳跳糖,满满的儿时回忆啊,绝对的5毛零食精品之一。

好多年没吃过这货,不过那种其妙的感觉,已经深深印在身体记忆里。

跳跳糖和很多发明一样,也是一次意外收获。原本只是想做成一种速溶性汽水,结果发现当人们直接食用后嘴巴里跳的很high啊。于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于1974年开始正式推出此款糖果。

然而跳跳糖的火爆销售,因为一则流言直落千丈。传说一哥们边吃跳跳糖边喝汽水,估计也是太爱这个组合,直到6包跳跳糖+6罐汽水下肚,直接把胃跳炸了(⊙﹏⊙)

通常流言会被人信以为真,主要是因为所谓的“实例举证”。因为相信流言而改变自身行为,一旦流言被信以为真就很难破除,需要非常努力地科学地加以反驳。

验证这条流言,首先需要对流言产生的条件进行复现。当然,没有人愿意拿自己胃来做实验,最佳方式是使用猪胃,大家都知道猪的器官是非常接近人的器官。

↑一个保留了完整食道与肠道连接的猪胃

首先实验人员在猪胃里注入人工合成的胃液,保证与正常人胃部同样的酸碱环境。

然后便是还原传说中那位哥们的操作了。以正常人的进食速度将6包跳跳糖+6罐汽水,模拟实物从嘴到胃的进食轨道注入到胃中: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连续进食了6包跳跳糖+6罐汽水之后,胃变得很大,几乎是原来的3倍,但未造成想象中过大的压力。因为人的胃是一种可延展的器官,胃部两侧各有一个排气孔,正常进食情况下当压力达到某种程度时,空气会从这里排出。

正常成人空腹时胃的容量仅约50ml,进餐后可达1.5L,使胃能够接受吞咽入胃的大量食物,而胃内压则无显著升高。胃充盈时主要是胃大弯的扩展。胃的容积随年龄而逐渐增大。胃中等充盈时,成年人的胃容量约为1500ml。饱餐后,初生儿约为7ml,一岁时达300ml,3岁时可达600ml,成年人可达3000ml。

那么,胃到底会不会被破裂了?这则流言到底多少真实的成分?

人类的胃显然会破裂,这毋庸置疑。例如外伤或车祸这类强烈冲击就会导致胃部破裂。在过去在百年医学年鉴中,也确实存在因二氧化碳过量而导致胃部爆裂的案列,这通常是小苏打造成的。与跳跳糖不同,小苏打与胃酸产生典型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NaHCO3+HCl=NaCl+H2O+CO2↑

实验者将跳跳糖换成了等量的三大匙小苏打

结果,原来我们胃还是挺给力的。比之前的跳跳糖实验大了很多,但对胃部形成的压力依然很小,大约0.5个压力单位。

但是压力实验总是不怕挑战极限的,实验者又加入了更多的小苏打(此处就不用以正常人来思考了)。

果然……爆了……

虽然爆了,但其实不必惊慌。

很多胃部不适的人,已经有多年服用小苏打的习惯了。但用来平衡酸碱的处方药,只会产生微量的气体,而且通常呈溶解状态,不会造成过度的胃部扩张。只需要遵从医生建议的用量即可。

只有在你的胃已经被大餐撑的很大,服用小苏打想缓解消化不良时,却产生大量气体,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才会使胃产生破裂的可能。大家不应该误以为这种事很常见。

总的来说,想把胃吃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暴饮暴食,绝对会让您嗨不起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