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尿毒症患者等1个肾脏,是什么造成了“换肾难”?

尿毒症」是肾脏衰竭到末期时,无法通过尿液排出身体毒素,导致毒素蓄积体内而出现的病症。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寿命不断延长。目前全球的综合数据显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五年和十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国内通过维持性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存活十年以上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无论是腹膜透析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是无法和肾脏移植相比。因为肾脏移植是一种完全的替代治疗,而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只是替代了肾脏的一部分排泄功能,而无法替代肾脏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肾移植是尿毒症最好的治疗方式

肾脏移植技术是20世纪现代医学的重大突破,为无数尿毒症病人带来了新生。尿毒症病人通过成功的肾脏移植手术基本可以完全康复,医学上称为临床治愈。肾脏移植者可以获得接近正常同龄人的生活和工作。

然而,我们的尿毒症病人不像北欧那几个发达国家的居民一样幸福,他们那里得了尿毒症首先是考虑肾脏移植,我们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尿毒症病人幸运地得到了肾脏移植治疗。

肾移植难在哪儿?

绝对不是技术问题。不谦虚地讲,国内大中心的肾脏移植手术技术和经验都很丰富,成功率非常高。

也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虽然一次性花费较大,但在医保支持的基础上,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尿毒症病友能做得起肾脏移植手术的。至少大多数尿毒症病人都有一个肾脏移植梦。

肾源才是最突出的问题。

我国有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毒症的队伍日益“庞大”,肾脏器官资源的供求差距日益扩大。甚至激烈到200人等1个肾脏。因此,器官紧缺已经严重制约我国肾脏等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器官捐献是西方国家最主要的移植器官(不仅仅是肾脏)的来源。在那里人们相互帮助,志愿万一在自己突遭意外身亡后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他人。这一做法拯救了许多终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不仅挽救了生命,造福人类,而且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

为何我国民众不愿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1.我国长期以来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希望死后身体齐全。

2.大部分人避讳谈论死后的事。《论语》中季路“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长期以来对死讳莫如深,活人不谈自己的死亡,小孩子谈及死亡时,父母会立刻拉下脸严厉批评。

在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虽然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人因意外或突发事件身亡,但是极少有人志愿捐献器官。

经过近6年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情况有所改善。这些进步是与我们国家的器官移植法的实施,和6年前第七个世界肾脏日以「捐献肾脏,延续生命」的倡导是分不开的。但是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自主意识以及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保障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继续呼吁全社会共同来支持器官捐献,使更多尿毒症等器官衰竭的病人获得“重生”的机会。

生命因短暂且唯一而显得弥足珍贵。当我们的整体生命不可挽回时,我们的部分生命器官可以借助器官移植技术挽救他人的生命而继续存活,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

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器官捐献是人性的光辉,伟大的善举。器官捐献,不是人救助个人,而是可以让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关推荐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地屈孕酮片(达芙通)
地屈孕酮片(达芙通)
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则、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黄体不足所致不孕症。
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
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