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快,有哪些原因?

肌酐是衡量肾功能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肌酐的变化一般是很稳定的,波动不会太大。但如果在短时间内,肌酐快速升高,代表肾功能出现了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肌酐升高的那些原因。

一般将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时间分割线定在3个月。

48小时内出现肌酐升高26.5umol/L,或者一周内升高为原来肌酐的1.5倍,或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称为急性肾损伤。这种情况发生迅速,一般在住院患者诊断。

而超过了48小时,又小于3个月,称为亚急性肾损伤,亚急性比急性肾损伤缓慢。

这两种情况都代表在短时间内,肾功能有快速而明显的下降,我们需要全面查找原因,尽可能及早恢复肾功能。那么,造成肌酐短期内快速升高,会有哪些原因?我们肾上线分为三大块逐一分析。

1、流入肾脏血液不够

没有足够血液供应,肾脏像没有被浇灌的花朵,会枯萎。

常见的引起肾脏血流减少的原因有:利尿太狠、吃进去水份不足、腹泻得厉害,以及其他原因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如大面积烧伤,这些都使得肾脏血液灌注不够。

另外,还有我们常用的药物,如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也可以使肾脏缺血。

因此,一般医生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会监测肾功能的变化,服药后肌酐会升高20%,这种属于正常情况,不用紧张。但如果肌酐持续往上走,医生则会考虑是否需要停药。

2、肾脏本身的疾病,以及药物等诱发损害

1)原有肾病出现病情活动。

除了肌酐变化,这类病人可以看到活跃的尿显微镜检查,如红细胞管型,较多的变形红细胞以及较多的蛋白尿,或者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大于3.5g/天),而红细胞很少。

2)药物等诱发

比如使用止痛药,退热药,中药、偏方等,这些药很多有肾毒性,长期使用或者超剂量使用可以损伤肾小管间质。有句话说是药三分毒,确实有一定道理。当出现急性肾损伤,一定要尽可能告诉医生自己的服药史,可疑药物及时停用。一般肾小管间质损害及时发现,肌酐有可能恢复,但频繁发,或者一发是很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肌酐就难以完全恢复原来水平。

3)肾血管疾病

各种肾血管疾病,包括小血管炎,栓塞性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梗死,继发于动脉夹层等,系统性血栓,肾动脉疾病,肾静脉血栓(一般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多见),都可以引起肌酐升高。

3、肾后梗阻(肾脏出口被堵住)

泌尿系任何一个地方被堵,都有可能影响肾脏。

对于一个原来没有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血肌酐升高,应该怀疑双侧肾后梗阻,常见原因为前列腺增生和肿瘤,腹膜后纤维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些部分异常增大,挤压原本尿液出口的地方。

我们国家急性肾功能损伤识别率很低,然而时机是很重要的,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超过一定时间呈现慢性化,肾功能再恢复的可能性小。

规律的复查,掌握一定疾病知识,知道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寻求正规肾内科医生的帮助,配合医生诊断和治疗,这些都是更好维护肾功能的必要条件。

有时候医生为了更好判断病情,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在急性肾损伤时医生可能会要求肾穿刺,甚至有些患者已经穿刺过需要再次穿刺。然而,听过很多次伤人心也很愚蠢的一句话:肾内科医生除了穿刺这些检查,就不会治病!诸如此类明显妨碍医生做判断的事情,最后患者自己往往会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代价。

不要和自己的医生处成对立面。更要多学习对自己有益处的知识!

相关推荐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吾大夫 尿大夫尿液分析试纸条
吾大夫 尿大夫尿液分析试纸条
本产品用于对尿液半定量的测定:PH值、胆红素、葡萄糖、维生素C、蛋白、尿胆素原、潜血、亚硝酸盐、白细胞、 酮体、尿比重、肌酐、微量白蛋白、尿钙共14项指标进行组合测定。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