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透中低血压最新诊疗规范

1、透中低血压的定义: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K/DOQI和EuropeanBestPracticeGuidelines定义为透析中或者透析后立即出现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且出现临床事件,需要干预。

2、发病率: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透中低血压发生率在5-30%之间,且可以增加透析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3、危险因素: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透中低血压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

老年;

长透析龄;

糖尿病

透析前血压偏低;

女性;

高BMI;

4、透中低血压的原因:

1)透中低血压的主要病因包括:

快速或者过多的超滤;

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

设定的透后体重过低;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约50%有自主调节异常;

心脏储备能力下降;

2)其他原因还包括:

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

在透析前短期内进食或者透析时进食;

3)还有一些导致透中低血压的情况需要急诊处理的

主要包括以下情况:系统性感染、心律失常、心包压塞、瓣膜疾病、心肌梗死、溶血、出血、控制栓塞、透析膜过敏等。

5、透中低血压的表现

此类患者常常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头晕、肌肉抽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还有迷走神经症状,比如打哈欠、叹气和声嘶等可能会在透中低血压出现之前出现。

6、透析中低血压的急诊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根据低血压严重程度,先下调超滤速度甚至停止超滤;

2)将患者摆为Trendelenburg体位:即头低足高位,躯体保持水平,但是双脚比头部高15-30度;

3)需要尽快补液,一般给予250ml-500ml快速补液。对于补液的类型,生理盐水、5%糖水、白蛋白均可;

4)吸氧;

5)应该立即同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以下严重情况:

a)严格查体,包括心肺、腹部触诊以及血管通路的查体;

b)心电图

6)对于低血压无法用生理盐水补液纠正的患者,如果存在发热、寒颤、胸腹痛或者呼吸困难,提示病情严重,那么应该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7、预防透中低血压复发的方法

预防透中低血压复发,首选一线诊疗方法,其次再选择二线诊疗方法,再次选择三线诊疗方法。

1)一线诊疗方法:

a)重新评估或者直接提高目标干体重;

b)让患者透析中或者透析前即刻不要进食;

c)调整患者口服降压药物的时间,调整到透析后;

d)让患者避免透析间期摄入过多盐分;

e)确认患者的透析液中的钙高于2.25mmol/L,镁高于1mmol/L;

2)二线诊疗方法:

a)评估心脏功能;

b)使用低温透析液;

c)延长透析时间,降低超滤速度;

3)三线诊疗方法:

a)使用以上方法后,对于那些仍然有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我们建议患者口服米多君治疗,建议口服2.5-5mg,透析前15-30分钟(2C)。这个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尿储留、感觉异常、卧位高血压以及皮肤瘙痒。

b)改变透析模式;

c)除了以上方法,使用EPO将贫血调整到目标血色素可能降低透中低血压发病率;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