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糖,很多人是避之唯恐不及。与之相对的是,低血糖常常被忽略。其实说起危害,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以年计,那么低血糖就是以小时来计,随时可置人于危险境地。
什么是低血糖?
所谓低血糖就是指血液中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标准值。
当血液中血糖低于正常值,并且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感等症状时,称之为低血糖症。不过有时候血糖低于正常值,也可能不会出现症状,成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血糖值正常,但是也会低血糖的症状,称之为低血糖反应。
对于不同的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也不一样: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男<2.8mmol/L,女<2.5mmol/L属于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
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患者是否出现症状和个人体质有关,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不知不觉就昏迷了,有些患者则会有明显的症状,比如出虚汗、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跳加速、颤抖、非常饿、无力、手足发麻等。
开始时可能只有其中一两个症状,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仍然没有得到及时的血糖补充,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症状,严重时可能有行走困难、视物不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自身条件
●早产儿、新生儿容易引起低血糖。
生活习惯
●碳水化合物即糖类摄入不足
●空腹喝酒
●两餐之间间隔太长
●锻炼过度
药物作用
●任何降血糖药物,都可能引起低血糖。这也是低血糖症最常见的情况。
●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降脂药以以及其他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低血糖。
疾病因素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脏不能有效合成/分解糖原,产生葡萄糖,容易使机体血糖失衡,出现低血糖;
●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的人都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相比高血糖危险在哪些地方?
高血糖可能增加眼、肾、神经等多个部位的患病风险,但损害多是慢性的,病程较长,通常需要几年,甚至数年。
和高血糖相比,低血糖的发病则是以小时计算的,对身体的伤害也更快更直接。
血糖越低,危害越大。
严重低血糖,未能得到及时补救,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模糊、言行怪异、抽搐甚至昏迷死亡;
老年人低血糖,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急性低血糖,可引起脑水肿;
出现低血糖以后应该怎么做?
1)神志清醒者
如果患者清醒,先补充升血糖快的食物,这需要选择「单糖」食品,比如糖水、汽水、糖果等。
吃完15分钟以后,如果患者仍有低血糖症状,继续补充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并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2)神志不清者
如果患者已昏迷,可以在患者口腔内涂蜂蜜、糖水等,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
2.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要遵医嘱;
3.孕妇、糖尿病患者出行最好随身携带糖果及面包等小零食;
4.按时检测血糖;
5.不空腹运动,尤其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