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皮肤,干燥,容易瘙痒,特别是背部,感觉只能「抓一抓」才能抵消这难受。
但抓完了又想抓,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痒。
夏天的蚊子多,皮肤发痒容易理解,那么冬天呢。自己洗澡洗得勤,衣服也都是勤换,要说长虱子那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冬天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瘙痒
冬季气温降低,干燥寒冷,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会减少,用于使皮肤锁水保持皮肤湿润的皮脂膜就会变薄,皮肤屏障功能会减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出现皮屑的时候,皮肤已经很干燥了。而稍微感到干燥的时候,人就容易有瘙痒的感觉。
疾病因素
冬季皮肤瘙痒大多数是因为皮肤干燥的原因,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因素。
比如过敏性皮炎,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出现的过敏反应。患者皮肤上可能有红斑、丘疹,或者疙瘩,而且消不下去。
老年人皮肤瘙痒还可能是一些合并的内在疾病引起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等。
正确止痒不能这么做
加大洗澡频率,用高温水来洗澡
冬季皮肤瘙痒,很可能是皮肤干燥的缘故,如果加大洗澡力度,使用高温水,在洗澡时洗澡后短暂地会感到很舒服。
但这只是因为热水「烫」得神经末梢麻木了,降低了对瘙痒的敏感性,瘙痒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并且比之前还严重。
而长期高温水烫自己,也容易造成皮肤内神经末梢的麻木不可逆,降低的敏感性不可恢复。
用力抓挠,多挠几次
皮肤瘙痒,控制力度抓几次倒没有什么问题。但用力地抓,抓破皮肤会破坏皮肤对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屏障保护功能,而且抓挠的痕迹,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延误内在疾病的治疗。
难以忍受的瘙痒,还可能是一些皮炎,建议还是要尽快看医生。
如何正确止痒
重视保湿,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多喝水补充身体运作所需要的水分,多吃一些含水量较高的水分蔬菜。
平时要注意给皮肤涂抹润肤霜等保湿品,相比较年轻人,老年人的皮肤更容易干燥瘙痒,更需要保湿品。
这就要求:洗脸后要注意涂抹保湿品,洗澡后最好趁皮肤湿润给全身涂上保湿品。
注意正确的洗澡方式
冬天洗澡不宜太过频繁,即便是天天运动出汗的人,一天洗一次澡也已足够。全身性瘙痒患者也需要注意减少洗澡次数。
洗澡时不要用太烫的水,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用清洁力度太强的碱性肥皂、沐浴乳等。
一般来说,冬季洗澡时间在5至10分钟就可以了。水温可以略高于40摄氏度,不要过高。水温过高,会加快皮肤表面仅存的油脂的分解,去除这部分油脂,使皮肤更加干燥、脱屑。
均衡饮食
如果皮肤瘙痒的原因在于皮肤干燥,就要少吃辣椒、烧烤、烟酒等刺激性的食物。
如果不单是皮肤干燥而引起瘙痒,比如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就需要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少吃鱼虾、蛋、奶。
药物治疗
如果皮肤瘙痒不是因为皮肤干燥的原因,并且出现一些皮肤疾病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适合的抗组胺药。
如果瘙痒非常明显,一般常规药物治疗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待皮肤瘙痒的情况得到缓解后,再选择一些非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包括一些中药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