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可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这取决于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程度、发生速度和狭窄性质。其导致的两大主要疾病分别为缺血性肾病和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缺血性肾病临床表现
临床上,缺血性肾病表现多样,部分老年患者起病隐匿,发现时常已进入终末期肾病。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常为其典型症状。
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伴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怀疑:1.应用ACEI/ARB后出现急性肾衰竭;2.容量状态改变对血肌酐影响较大;3.伴随低钾血症;4.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5.伴随有冠状动脉疾病或外周血管疾病;6.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肾功能下降。
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考虑此病:1.原血压正常或控制良好者突然出现中~重度高血压;2.经3种或以上高血压药物正规治疗仍难以控制者;3.合并视网膜病变3级(25%~40%);4.超过60岁男性合并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征象;5.存在腹部或股动脉血管杂音。
缺血性肾病也可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如出现急剧进展的高血压,则蛋白尿可显著增多,但随着血压控制蛋白尿也会减少。另外,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渗透压降低等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
病理以肾脏广泛缺血性改变为特征。小管间质病变最为突出,可出现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初始表现为毛细血管袢缺血性皱缩、肾小囊腔扩张,晚期肾小球出现缺血性硬化;肾血管可见内膜增厚硬化或小动脉透明变性。
二、高血压伴缺血性肾病治疗方法
缺血性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药物和血管重建。鉴于老年缺血性肾病患者常伴随较高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并发症,且死亡原因大多为心血管事件而非肾衰竭,因此在此类患者中药物治疗是基础。
常规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他汀类药物降脂、抗血小板聚集、高血糖者控制血糖等。由于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同时高血压也是产生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肾动脉狭窄)以及加速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压对于缺血性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临床上多采用联合降压。
如果采取中药治疗,利用中药活血化瘀的作用来清理和扩张肾小动脉,以此来达到改善肾脏缺血和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手段。
其优势在于更针对病根,并且副作用更小。例如穴位敷贴,利用先进科技,将中药超微化,用热敷的方式,通过肾腧穴将药物送达肾脏,更加直接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