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老火汤”=慢性毒药

  “老火汤”,听到这个“汤”首先想到的是南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北方人纷纷效仿“煲汤”来喝。其中在南方最具代表的就是广东,就是那种慢火煲2—3个小时以上的汤,而炖汤需要的时间更久,3—4小时以上。她们认为老火汤煲的越久越够火候,营养越丰富,可实际并不是这样的……

  婴幼儿加辅食不能喝“老火汤”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50%的广东人喜欢在婴幼儿辅食中加汤,但事实上,这并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在喜欢喝汤的广东人中,除了存在:“营养精华都在汤中,饮汤弃渣”、“以形补形,喝骨头汤补钙”、“煲的时间越长越有营养”等认识误区外,还有一个误区体现在婴幼儿喂养中,很多人认为可以用老火汤来替代肉类作为婴幼儿辅食食品。

  这种喂养行为,之所以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主要是可能导致宝宝营养摄入不足。因为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胃容量很小,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也比较低。但是,汤的营养密度低,容量又很大,而且,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汤比肉更有营养,因而让孩子喝汤弃渣,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婴儿的食物摄入量减少,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痛风”发病率最高

  广东人吃饭是无汤不欢,但是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广东人的痛风发病率是最高的。痛风患者也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广东人喜欢的猪杂煲、牛杂牛三星、各种老火汤以及瘦肉汁的嘌呤含量都位居食物嘌呤量的榜首。“这些食物中,每100g所含的嘌呤通常在150mg以上。因此,痛风患者务必远离老火汤。”

  肾病患者喝老火汤=慢性毒药

  “另一个需要远离老火汤的人群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是进入中晚期的慢性肾病患者,老火汤简直就是慢性毒药。”

  其中呢?有三个原因:

  一、汤汁中所富含的含氮浸出物、嘌呤会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

  二、经过高温烹煮食物中的磷能萃取到汤汁中,会使老火汤成为富磷食物,而肾脏是人体磷的主要排泄器官,慢性肾脏病进入中晚期以后,会因磷排泄功能受损而引起磷潴留,最终引起肾性骨病、继发性甲旁亢,还会导致血管和心脏瓣膜的钙化。

  三、慢性肾脏患者因为尿少、水肿需要限制入液量时,就不仅仅是老火汤了,连水都要控制。

  “老火汤”煲的越久越够火候,营养越丰富。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煲煮,食物中许多营养素都遭到破坏,煲的越久蛋白质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汤里含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营养并不是很丰富。所以,喜欢煲汤的一定要注意起来了。时间可不是越久越好哦!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