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又称玉兰片,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是一种优良的保健蔬菜。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春笋、冬笋味道最佳。作为蔬菜,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因此竹笋在我国自古被称为“菜中珍品”。
在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竹笋含脂肪、淀粉,属于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什么人不适合吃竹笋?
竹笋性属寒凉,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难溶性草酸钙,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肾病患者的食欲较差,营养摄入大部分不足,所以对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利。竹笋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容易使胃肠道蠕动过快,因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和胃出血的人不宜吃竹笋。而竹笋的草酸钙对结石患者十分不利。如果结石患者想吃竹笋,要在开水里煮5分钟,以去掉更多的草酸钙。
所以,竹笋,肾病患者一定要谨慎。
竹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竹笋+红糖相克:
红糖甘温,竹笋甘寒,食物药性稍有抵触。但所说的相克主要在于二者生化成分复杂。
竹笋蛋白中含有16~18种氨基酸,其中的赖氨酸在与糖共同加热的过程中,易形成赖氨基酸糖基,这是一种对人体十分不利的物质,会影响人体安全。
竹笋+羊肝相克:
羊肝不宜与竹笋同炒共煮食用。《日用本草》:“笋同羊肝食,令人目盲”。
我曾看到一段外国人对竹笋的理解:由于竹笋外形又粗又壮,源于“以形补形”误解,不少法国男性以为,竹笋可作为男性壮阳;法国女士则认为,竹笋可以改善胸部外形,吃得多可以更加挺拔。这两中看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