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的热带传染病-类鼻疽

  一种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的热带传染病-类鼻疽

  越战时期(1955年-1975年),在炎热、潮湿的越南战场上,一种神秘的疾病使大量美军士兵死亡。它迅速发病时出现高热、咳嗽、或者局部化脓症状,致死率高达50-90%。

  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热带传染病--类鼻疽,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所致。因越南战场上的士兵疾病表现而得外号--“越南定时炸弹”。

  类鼻疽是什么?

  一种由类鼻疽杆菌感染导致的热带传染病。

  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氏菌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地区。

  传播途径人和动物都会被感染,主要是通过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和土壤,经破损的皮肤而受感染。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潜伏期为4~5天,也有长达数月或数年者。急性有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局部化脓性感染,慢性有肺上叶空洞性病变等。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很高。

  类鼻疽疾病特点研究

  多发于热带、免疫力低下人群。

  来自泰国曼谷的研究者DirekLimmathurotsakul等人建立了一个全球类鼻疽数量鉴定模型,模型表明:这类疾病在热带国家最为常见,有34个国家经鉴定包括在内,但此前从无相关报道,而各国对此疾病重视度也不高。

  与越南纬度相近的海南省,也有较多这类患者。常以村落的一口水井为疾病传播中心点,在依赖水源的居民中呈聚集性、爆发性发病。少部分病例为散发,常发于体弱、吸毒、免疫力缺失或低下的人群。

  类鼻疽患者病例

  类鼻疽疾病治愈难度程度很大。

  以下为一例危重的类鼻疽脓毒血症患者救治全过程。

  男性,24岁,吸毒史1年,咳嗽咳绿色脓8天,发热6天,热型为稽留热,体温持续40度左右居高不下,院外头孢美唑加左氧氟沙星治疗无效。

  外院就诊行肺CT怀疑:左肺继发性肺结核并空洞形成。反复查抗酸菌阴性。

  血常规:Hb96g/L、白细胞计数14.510^9/L、中性细胞比率88.54%。

  炎症指标:CRP18.00mg/dl、PCT2.290ng/ml、IL-6396.90pg/ml、ESR75mm/h。

  急诊生化检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0.7U/L、血清白蛋白20.7g/L、总胆红素48.4umol/L、直接胆红素40.54umol/L、γ-谷氨酰基转移酶71U/L、乳酸脱氢酶385U/L。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