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温防暑防热晕
夏天太热容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连续高温!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又如何快速急救呢?
为什么人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会产生一系列中暑症状。
此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都是中暑常见的诱因。
中暑是什么表现?
轻症中暑和感冒或者胃肠炎的症状非常类似,因为都可以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发热、脸色苍白、疲倦、肌肉疼痛、恶心、呕吐。
预防中暑
1、夏季劳动及体育运动尽量安排在早晚期间,并适当延长午睡时间,确保睡眠充足,劳动、运动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2、要及时的补充水分、盐分,多准备一些冰盐水、绿豆汤等,少喝饮料,确保体内水分、盐分充足。
3、饮食不宜太过清淡,夏季人的活动时间较长,出汗多、消耗多,需要适当食用鸡鸭鱼肉蛋等营养食品,补充体内营养。
4、防止过度疲劳,保证休息睡眠时间,保持室内通风,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尽量不要超过5度。
5、生活中多准备一些防治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6、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食物,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甜瓜、西红柿、生菜等,能帮助人体补充水分,适当的吃一些苦味菜,如苦瓜、苦菜、芥蓝等,也能帮助身体降低内热。
7、出行时做好防护工作。出门前一定要带好防晒用具,如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衣、太阳镜等。
尽量避免在12点到14点之间出门,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太阳很毒。温度也会逐渐达到顶峰,尽量避免穿黑色的衣服出门,黑色衣服容易吸热,也不要穿太紧身不透风的衣服出门,这样不利于散热。
喝温开水-----最养人,更散热,最解渴。
夏天喝温开水确实比较养人。特别是热晒之后,一方面,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而且皮肤毛细血管也随之收缩,汗腺关闭,应该出的汗液减少,不仅皮肤散热功能没有发挥,更容易皮肤毛孔阻塞而产生皮肤相关疾病。相反,还有人喜欢喝滚烫的水,过烫的饮食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因此,饮用水的温度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摄氏度。
“对于久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每天喝温开水,多次喝、小口喝下,最是温养。”在夏天,更是不能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同时,从预防中暑的角度考虑,适度喝点淡盐水、绿茶、中药凉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需要提醒的是,因为血液晚上是粘稠的,早上喝淡盐水并不好,也还是温开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