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胆结石终生都不会发作,更要重视~

  如果你的胆结石终生都不会发作,更要重视~

  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且绝大多数为胆固醇结石,正常时胆囊内促进与对抗胆固醇结晶聚合的力量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胆汁中各种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胆结石的形成还与胆固醇、非结合胆红素含量的增加、胆道的寄生虫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哪些人和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胆囊结石?

  女性。胆结石病人中女性约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高。

  发病年龄。年龄在40~69岁的5年发病率是低年龄组的4倍。

  体质肥胖。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

  不吃早餐及餐后零食。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容易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

  某些疾病。患肝硬化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容易得胆囊结石。

  细菌感染。凡是胆囊感染性炎症病变,不经治疗,或者虽然经过治疗,但经久不愈,迟早会有形成结石的可能。

  如何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

  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使得胆汁得以定时排出,不至于过渡浓缩,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控制体重、合理的饮食

  肥胖导致我们更易发生胆囊结石,所以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体重。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胆固醇的代谢,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

  3.素食者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正常人的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胶粒状悬浮胆汁中,当这一比例破坏,容易形成胆结石。一些素食者摄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过多的纤维素妨碍了胆汁酸的重吸收,使胆汁的胆盐浓度下降,应适当补充卵磷脂。

  胆道疾病能诱发胰腺炎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体,它所分泌的胰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不活动即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黏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即可引起胰腺炎。

  暴饮暴食易致胰腺炎急性发作

  每逢节假日,都会有不少因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而要紧急送院急诊的病人,经询问,发现都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在聚餐中,吃太多油腻、高蛋白的食物,因受到刺激,胰液分泌太旺盛,诱发了急性胰腺炎。”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左上腹,一旦急性胰腺炎发作,会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吐后状况得不到缓解,伴有低烧。最严重的可引起胰腺坏死、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对于重症患者,抢救能否成功,前三天至关重要。所以,出现腹痛、呕吐等异常,一定要及时送院治疗,千万不能自己在家忍着或买点止痛药应付,否则会加重胰腺坏死。

  如何预防

  1、严禁饮酒,低脂饮食。慢性胰腺炎患者稍吃油荤就腹泻,这是因为胰脂酶等都是由胰腺制造,一旦患有胰腺炎,脂肪消化就障碍重重。所以,要严格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低脂饮食为主。

  2、增加营养,不宜饱食。建议吃富含营养但不油腻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白、豆腐等,但每顿不能过饱,宜少食多餐。菜肴少煎炒,多蒸炖,以利消化吸收。

  3、饮食清淡,调味勿重。食物不宜过咸,因盐过多会增加胰腺充血水肿。调味品不宜多放,食物太酸、太辣均会刺激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黄豆、蚕豆、红薯、芋头等易产气的食物不宜吃,以免加重腹胀现象。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