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血肌酐正常范围,患者该怎么换算?太简单了,一招就行!

  肌酐不需要换算!直接比较!

  怎么可能让患者算这个呢?若真是刚好97,那还好,只需对应各家医院的上限即可。但结果要是87、77呢,去其它医院看病时,还要患者列个方程趴桌子上求解未知数吗?

  不用那么麻烦。无论你是在哪化验的,133就是比97高。你只需要比较数值高低,数值高就是肌酐高,数值低就是肌酐低,无视地区差异。

  好了,问题已有答案。肾友们该收藏就收藏,该转发就转发,完事儿就散了吧。

  嗯?你几个还不走?好吧你们这群好奇心比喵还强的,肯定是想知道,是谁整出来的不同范围来坑我们。行吧,满足你们的好奇心。

  为啥各医院肌酐范围不同?

  直接原因:没有统一意见

  根本原因:肌酐这货本来就没有标准范围好嘛!

  让我帮你把思路捋一捋,咳咳,是这样。血肌酐浓度检测方法有许多种,比如:

  碱性苦味酸法(Jaffe法)

  酶法

  毛细管电泳法

  拉曼散射法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电极法

  …………

  其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前两种:苦味酸法和酶法。这两者各有优劣,此处不再赘述。我们只需要知道,两种检测的结果有少许差异。

  如果你认为是因为检测方法不同才导致的正常范围不一致,倒是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这只是次要原因,因为这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差无几(如果差的多了,肯定有一种方法是错的,或者都是错的)。

  主要原因是,各医院没有统一意见。有些机构认为男女正常值不同,女性低于88μmol/L,男性低于104、106μmol/L;另一些机构认为无论男女均低于97、112、133、140μmol/L。

  “你们医生好烦啊,就统一个意见这么点儿P事儿能死嘛?”

  确实努力统一过了,但吊用没有……

  这就触及到了根本原因。

  你肯定知道吃东西、活动量等会影响肌酐值,但是,就算你统一了这些主观情况,客观因素咋整?

  肌酐的正常范围,化验方式有别,男女有别,胖瘦有别,年龄有别……是个有鼻子有眼儿的因素,都想往里插一腿。

  2015年10月份开始实施的卫生标准中,已经有关于肌酐的参考范围,而且对男女进行了区别,还按照年龄进行了分段,力求适用于所有人。卫生部够意思了吧?

  但到了各地方呢,画风一变:

  A专家:新版的参考范围,我感觉有点问题

  B主任:我同意A专家的质疑,这个上限低了

  C教授:不光是这样,它没有按照方法学设立,因为苦味酸法与酶法balabala……且我们地区实际情况balabala……

  最终商讨结果是:没结果。

  其实啊,咱患者们也不必纠结于这个,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指出:存在即合理。管它这个有甚么鸟用,只要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肌酐有没有上升、有没有肾衰,其它的真的重要么。

  肌酐没有确定标准,不一定是坏事

  实在不行,咱们用辩证法来看看这件事儿。你想想,如果普天之下、众多肌酐标准之中,真的存在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肌酐标准,你怎么就敢确定:这个标准适合你?

  这不就明白了。

相关推荐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磷酸西格列汀片(捷诺维)
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尿毒清颗粒(无糖型)(康臣)
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吾大夫 尿大夫尿液分析试纸条
吾大夫 尿大夫尿液分析试纸条
本产品用于对尿液半定量的测定:PH值、胆红素、葡萄糖、维生素C、蛋白、尿胆素原、潜血、亚硝酸盐、白细胞、 酮体、尿比重、肌酐、微量白蛋白、尿钙共14项指标进行组合测定。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