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量蛋白尿是造成下肢水肿的“罪魁祸首”吗?
答案是肯定的。
肾脏受到损害后,肾小球滤过膜遭到破坏,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导致蛋白漏出后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蛋白尿。同时长期、大量的蛋白尿会造成低蛋白血症,继而血浆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的作用)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
面对这两个“顽固”的症状,肾病病友们该何去何从呢?不要灰心,往下看:
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用药治疗等,肾病朋友们还必须要做到两方面:
一、控制盐和水的摄入
摄入盐过多会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大量喝水就会加重水肿的情况,还会加重肾脏负担。正常人每天可以吃5—6克盐,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后就要减半,一天最多可摄入3克的盐(大概一啤酒瓶盖)。夏天家里应该有瓶盖,可以量量,但肾病患者不要喝酒哦。这3克也包括了主食等食物中含的盐分。
存在水肿、少尿情况时还要少喝水。肾病病友们可以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尿量,一整天的摄水量就是:前一天尿量+500ml水(常见的一瓶矿泉水的量)。尽量是在白天多喝水,晚上减少喝水,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二、低蛋白饮食
严重水肿伴低蛋白血症病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蛋白质1g,如一个60kg的人,一天可是摄入60g(相当于一个熟鸡蛋的重量)蛋白质;轻中度水肿每日每千克体重0.5~O.6g蛋白质,给予蛋白质的同时还要注意摄入充足的热量。
要防止蛋白丢失、出现水肿,修复受损的肾脏是最根本的。对一些食物的控制对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肾病病友们一定要严格执行,千万不能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