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吃什么好呢?

  科学的饮食保健是治疗慢性肾病的重要措施,能缓解症状、减轻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长期低蛋白饮食

  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改善氮质血症,减轻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时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一般来说,每日给予0.6克/千克体重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并能预防营养不良。因而慢性肾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30~36克即可。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过多食用于营养供应无补,反而会加重尿蛋白现象。

  在低蛋白饮食同时加用复方α酮酸效果更好。因为α-酮酸能够结合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含氮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

  另外,每日保证充足的热量,每天30~35千卡每公斤体重。如果热量摄取不足,会引起身体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含氮废物的生成。

  2充足的维生素摄入

  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缺乏,这一方面与饮食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疾病使代谢异常有关。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等食物。这些维生素大多存于水果蔬菜中,如西红柿、油菜、韭菜、柑橘、山楂等。

  3水与电解质的摄入要注意

  当慢性肾病患者出现浮肿、少尿或无尿时应限水。总入量=不显性失水-内生水+显性失水+前一日尿量。不显性失水=700~1000cc(经肺和皮肤丢失);内生水=300~400cc(体内代谢产生);显性失水=呕吐、腹泻或引流量。

  钠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少吃盐。一般情况下要控制在5克/天,而当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或者到了尿毒症时期,限制摄入量少于3克。同时,禁食任何腌制品、罐头及各种加工食品。烹调时可用白糖、白醋、酒、蒜、五香、花椒、香菜、番茄酱等,使食物风味增加可口。

  钾和磷也是需要限制的,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橘子、香蕉、干果等和含磷高的食物如鸡蛋黄、动物肝、脑、虾皮、紫菜、海带等。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有的肾小管性酸中毒者长期排钾过多,却需要多补充高钾食物。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