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在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肾损害的时间超过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明确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60(单位是毫升/分·1.73)

  平时的体检中,通过哪些简单的化验指标来发现慢性肾脏病?

  尿蛋白

  血肌酐

  血压、血糖、血脂

  尿红细胞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期

  1期,GFR>90

  2期,GFR60~89

  3期,GFR30~59

  4期,GFR15~29

  5期,GFR<15(称为终末期肾脏病或尿毒症)

  哪些疾病会造成慢性肾病?

  IgA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自身免疫学疾病: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肾炎

  病毒肿瘤侵犯肾脏

  代谢药物相关肾损害:痛风肾、马兜铃肾脏病

  先天性遗传病:基底膜肾脏病、奥尔波特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危害?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脏病导致贫血、动脉硬化、蛋白尿营养不良对心血管具有重要危害。造成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脑卒中。

  肾性贫血

  主要因为肾衰竭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从而使骨髓生成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另外尿毒症毒素抑制骨髓造血,慢性失血及铁缺乏。

  肾性骨病

  主要因为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造成骨痛、骨折、股变形等骨骼病变。

  皮肤病变

  因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皮下组织钙化所致的皮肤瘙痒。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