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在各种继发性肾脏病的病因中,糖尿病是最具代表性,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很严重的疾病。糖尿病分为两型;一种是胰脏无法分泌可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也就是所谓的「1型糖尿病」;另一种是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的体内胰岛素作用较差,相对缺乏的「2型糖尿病」(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一直维持在高血糖状态,使血管受损,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的代表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合称为「三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若处于持续高血压状态,过滤血液的肾小球的血管壁将变厚、变硬,使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无法顺利排出体内废物,影响全身的器官。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病,一般是在患糖尿病10-20年后。新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中约有40%患有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因血液无法过滤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微量蛋白尿测定」
糖尿病肾病共分为第I期「肾小球高滤过期」、II期「无临床表现的肾损害期」、III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IV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以及V期(肾衰竭期)「透析治疗期」五个阶段。要控制病情不发展至透析治疗期(肾衰竭期),早期治疗很重要;进入III期后肾功能会显著逐渐下降,所以在第II期发现疾病最为理想。
进入糖尿病肾病II期后一般会持续出现蛋白尿,常并发高血压与浮肿,可出现低蛋白血症的肾病综合征,增加水肿发生的频率。但是,II期病变时发生上述症状的患者人数不多,检查时不易发现异常。
在第II期时因为尿中蛋白的量还很少,一般检查蛋白尿的方法不易测出。然而,近年发展出「微量蛋白尿测定」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糖尿病造成的肾脏伤害。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微量白蛋白尿检查。
微量蛋白尿测定与一般尿液检查一样,都需采集尿液。一般尿液检查一月一次,而微量蛋白尿测定需三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