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但心血管事件仍是死亡的首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水负荷过多与心血管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在维持性透析患者,如长期未达到干体重,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评估和调整干体重。

  我们知道,我们每日水的入量大约2500ml,主要来自于食物和饮水,分别是1000ml和1200ml左右,另外还有一些代谢产生的水,约300ml,而肾脏是排水的主要器官,每日排水1500ml左右,另外,皮肤蒸发500ml,通过肺部呼吸排出400ml左右,还有粪便含水100ml,机体要达到水平衡,有赖于上述器官的通力合作,然而,大部分尿毒症患者肾脏排尿功能丧失,因此要达到水平衡就需要依赖透析来清除体内多余水分。

  干体重就是指透析患者达到正常体液平衡状态下的理想体重。当患者达到干体重时,体内既不存在水潴留,也没有脱水现象。

  如果干体重设置过高容易导致体液负荷过重,使得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相反,如果干体重设置过低,又容易使得透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出现透析中低血压、搐搦,甚至内瘘狭窄堵塞等,影响患者透析依从性及透析充分性。

  但干体重,它只是一个估计的数值,不能直接准确测出,往往需要经过多次透析后才能得出,而且,进入透析后随着患者精神状态及营养的改善,体重可能会有所增加,干体重也需要随时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

  干体重评估方法

  1.临床评估法

  下列指标帮助患者评价透析后是否达到了干体重

  面容:有无眼睑及面部浮肿。

  症状:有无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双肺湿啰音、哮鸣音。

  透析后血压是否正常。

  2.放射学评估法

  胸部X线片示:心影不大(心胸比值小于0.5),肺野清晰,无胸水征,无肺水肿。

  3.超声评估法

  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大小正常。

  4.血浆标志物测定法

  如血浆BNP。

  5.持续血容量监测

  持续血容量监测同样重要。

  6.生物阻抗频谱法

  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过多的危害

  1.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

  尿毒症病人常有体内水份增多,但这些水主要积存于血管外的组织细胞和组织间隙,而不是血管内,透析脱水清除的是血管内的水,组织中的水分再慢慢返回到血管内,当透析脱水速度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细胞间隙的水分进入血管的速度)15ml/Kg.h时,易引起循环血量不足,血压下降,为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因此透析间期若体重增加过多,会导致透析过程中超滤速度过快,组织液来不及回到血管导致低血压。

  2.内瘘吻合口处血栓形成

  发生低血压时动静脉内瘘中血流缓慢极易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内瘘狭窄或堵塞丧失功能。

  3.抽搐

  血压下降,四肢血管收缩,肌肉缺血,于是发生肌肉强直,这种情况最常发生于下肢,特别是小腿后方的肌肉,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腿抽筋”。

  腹部和胸部的肌肉也可能发生“抽筋”,表现为腹痛、胸痛、憋气等。

  4.心脏负荷增加

  肾脏衰竭导致排尿减少或无尿,摄入及代谢产生的水份累积在体内,心脏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全身水肿,胸腔、腹腔、心包积液,严重时发生心力衰竭。长期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高容量负荷是引起左心室扩张和肥厚的重要因素。

  分割线几何形

  那么,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干预呢?

  1.认知干预

  包括患者及家属,首先患者要认识到液体控制的重要性并自觉控制,家属也要给予支持和监督,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行为干预

  家中备好血压计和体重计,了解自己的血压和体重,透析间期每日固定清晨起床后自测体重,排除饮食、衣服变化的影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

  铅笔,分割线

  血透者在透析期间应注意以下方面

  1.每天固定时间,同样条件,同样磅秤测量体重。

  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3%,最高不超过5%。

  3.控制水分摄入:

  测量每日尿量。

  每日水分摄入为每日尿量+500毫升水分。

  不要吃太咸的东西,否则易口干一直想喝水。

  平时吃的稀饭面条含水份多,应严加控制。

  控制液体摄入过多的技巧

  1.食物以固体,较实的种类为主,如面包、馒头、米饭等,少食用含水量多的水果和汤食,如:西瓜,葡萄,稀饭,菜汤,馄饨等。

  2.低盐低钠饮食:少吃腌制品、熏肉、火腿、罐头食品等,饮食清淡。多用醋,糖,葱代替食盐增加食欲。

  3.有条件的家庭,患者与家人实行分餐。

  4.将一日可饮用水量用有刻度的水杯装好,平均分次饮用。

  5.水中加入薄荷叶或柠檬片结成冰块,口渴时含在口中,让冰块慢慢融化。

  6.稍微口渴时用棉花棒湿润嘴唇或漱口,十分口渴时再小口喝水。

  7.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穿固定的衣服,用固定的称测量体重,监测和记录每日体重增加值,做到心中有数。

  8.通过看电视,读书,看报,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