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由于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因此常常缠绵难愈。慢性胃病属于中医学中的肝胃气痛、胃脘痛、心痛、痞满等范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饱胀、烧心、恶心、嗳气、泛酸、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其病因常为暴饮暴食、感染、遗传、免疫、精神因素等。
根据医书辨证理念,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的原则,通过理气、活血、和胃、止痛,改善患者脾胃功能,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下面就为大家简单概括几点:
一、中药辨证养胃方
1.胃部灼痛、嗳气、反酸、腹胀。
药方:柴胡9g,苍术9g,麦冬9g,川楝子9g,枸杞子9g,当归9g,玄参12g,沙参12g,生地12g,牡蛎30g。
2.饥饿隐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
药方:厚朴6g,三棱9g,莪术9g,郁金9g,石菖蒲9g,川楝子9g,苍术9g,大腹皮9g,瓜蒌皮9g,延胡索12g,生蒲黄12g,五灵脂18g。
3.上腹隐痛,热敷缓解,恶心反胃。
药方:厚朴6g,乌药9g,益智仁9g,荜澄茄9g,高良姜9g,白芍9g,半夏9g,化橘红9g,木香9g,川贝9g,香附12g。
二、经络刺激养胃法
我国古代多以经络穴位刺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采取推针或按摩的方法,每晚灸中脘穴、足三里,或两手相叠,在脐周做顺、逆时针揉摩50次。坚持一个月,可明显提高胃的自愈力和抵抗力,加速胃病的康复。
三、自然调理养胃法
1.食疗养胃。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忌生冷油辣,宜清淡温软,多吃植物类食品,五谷杂粮,帮助大便通畅,健脾和胃。
2.精神疏导。压力和情绪会通过自律神经影响胃肠运动,进而影响食欲和消化,保持精神的舒畅和愉悦对于胃病康复至关重要。
3.运动调理。腰腹运动可以养胃健脾,促进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如散步、慢跑、保健操、太极拳等都具有活血散寒,促进消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