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莫把肠癌当肠炎!

  虽说现在是网络时代,想知道什么信息搜索一下立马跳出成千上万条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得了病也借助网络当起了个人医生。在此,需要提醒大家,健康可不是小事,可千万别拿自己当医生!

  有些朋友自己身体不舒服,一开始几乎都不考虑去医院,随便的在网上查一查,自己给自己“确诊”,然后去药店里问问就买好药,回家吃,可能症状缓解了就不管了,说实话在当今社会医疗环境下,可能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但是要知道经常很多疾病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症状,自己给自己的“诊断”并不一定是对证的,那今天就以下面小编要讲的大肠癌为例吧!!

  首先,肠癌是跟很多肠道疾病都不易区分的,如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息肉、淋巴瘤以及痔疮、肛瘘、阿米巴肠等。我们先来说说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异同。

  结肠炎

  腹泻是主要症状,黏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轻度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痛,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大肠癌早期很容易被发现,且如果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由此可见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大肠癌属于一种可以预防的癌。因为大肠癌的恶变过程可能需要漫长的十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各个阶段的预防及治疗。

  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症状为:

  (一)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三)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两者的区别

  结肠炎病人,腹痛后欲大便,排便后疼痛缓解,想大便的感觉随之解除,每次均能排除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黏液和浓血,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如腹胀不放屁。

  而结肠癌病人,脓血、黏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腹部坠胀,排便后便以不会明显减轻,排便不净,疼痛多在晚期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应积极治疗,少部分有癌变的可能。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中明确指出,结肠炎与结肠癌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和活检是有效的鉴别方法,而单单依靠症状进行诊断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大肠癌早期易发现、恶变时间长

  大肠癌早期很容易被发现,且如果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由此可见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大肠癌属于一种可以预防的癌。因为大肠癌的恶变过程可能需要漫长的十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各个阶段的预防及治疗。

  大肠癌是由正常黏膜变化而逐步形成的。早期病变表现为肠道粘膜突起,且这种突起70%至80%会变成息肉,为癌变埋下隐患。研究显示,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10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

  因此,对于大肠癌的预防,要做到定期检测筛查,排除可能性疾病;其次,在发现自己患有大肠息肉时应该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防止息肉癌变,将大肠癌截杀在半途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