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有口臭吗?赶紧看看,放过我的鼻子吧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被口臭困扰,频繁刷牙、漱口、嚼口香糖、喷口气清新剂都无济于事。严重者产生心理阴影,不敢与人亲近交往,影响社交活动和生活品质。那么如何认识、治疗口臭?中医在治疗上有什么特色和优势?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

  什么是口臭?

  口臭是呼吸时口腔散发出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实际上属于口腔异味的一种,又称口气,本病大部分患者可为自己察觉,但亦有一部分本人无法感知,只能通过他人的反应才察觉自己的口臭。

  口臭可分为真性口臭,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后两者其实并不存在。

  真性口臭——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口臭

  生理性口臭

  主要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等)、吸烟等所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多发生于睡眠后,通过刷牙或者漱口可消失。

  病理性口臭

  口源性口臭:主要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等)、吸烟等所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多发生于睡眠后,通过刷牙或者漱口可消失。

  非口源性口臭:可见于多系统疾病,如呼吸系统感染(鼻炎、支气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急慢性胃炎、Hp感染等)、糖尿病酮症(呼出气体为烂苹果味)等。

  小贴士

  如何区分口源性口臭及非口源性口臭,这里教给您一个小方法——闭口呼吸,如果仍有臭味从鼻部呼出,则为后者;反之,则为口源性口臭。

  假性口臭

  自觉口中异味,但他人未察觉,且临床检查无阳性指证。

  口臭恐惧症

  真性口臭、假性口臭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但仍自觉口中异味,心理阴影面积较大。

  哪些因素可引起口臭?

  由于病理性口臭临床上较为多见,我着重介绍下:

  口腔健康状况[1]

  1、口腔内的细菌

  临床上约80-90%的口臭与口腔健康状况有关,目前认为口腔内的细菌是导致口臭的根源。这些细菌可与口腔内的有机底物相互作用,产生气味难闻的硫化物;因刷牙和清洁舌苔可有效去除一部分细菌和和底物,故可有效改善口中异味。

  2、舌苔

  舌苔和舌背部的一些生理结构有利于细菌定植,成为其生长繁殖的“温床”,故易导致口臭的发生;因而清洁舌苔显得尤为必要。

  3、口腔疾病

  一些常见口腔疾病也易诱发口臭,如牙周病、龋齿、牙龈炎等。

  4、唾液

  临床研究证实,口臭程度和唾液流量呈反比,即当口腔内分泌唾液增多,可有效减轻口臭程度。主要由于唾液具有一定的清洁口腔作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逢晨起,就会自觉口中异味,这主要是由于夜间咀嚼活动减少,产生的唾液减少,导致口腔自身清洁能力下降,一部分细菌滋生,故出现晨起口臭。

  生活习惯

  1、吸烟

  因吸烟可加剧口腔内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滋生、分解代谢,产生难闻的硫化物,故可致口臭。

  2、饮食

  主要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等)、吸烟等所产生的一种短暂现象,多发生于睡眠后,通过刷牙或者漱口可消失。

  相关疾病(主要介绍消化系统疾病)[2]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

  前几期我们曾提到过幽门螺杆菌,作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其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经常应酬、在外聚餐的人群。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

  A.Hp具有尿素酶活性,可分解胃肠道内的尿素产生氨(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B.Hp可产生可挥发性硫化物,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氢(臭鸡蛋味)和甲硫醇;

  C.Hp感染可引起消化道内各种病变,从而使得胃肠功能降低,动力不足,食物留滞不行,经其他细菌分解可产生刺激性气味;

  临床上通过13C呼气试验检测出Hp阳性,并予以相应的抗Hp治疗后,口臭症状得以缓解,再次验证两者关系.

  2、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本病,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其导致口臭的机制,目前公认:因反流物侵及食管黏膜可引起食管炎症、溃疡等,导致大量细菌滋生、繁殖、分解产生刺激性气味,经口腔呼出所致;另外,反流至口腔的胃酸、胆汁等亦可加重口腔内病变(如牙周炎等)。

  3、消化不良

  主要以上腹部不适、胀满、嗳气、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临床上较为常见;因此类患者多伴有胃肠功能障碍,胃动力不足,排空延迟,导致食物滞留,于细菌作用下腐败并产生异常气味,经口腔溢出而形成口臭。

  口臭的检测[3]

  口臭的检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包括主观的感觉分析法和客观的仪器测量法;间接法则通过检测口腔内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的有机物或有关细菌而达到检测目的。

  直接法

  1、感观分析法

  即通过检查者的嗅觉对患者的口腔、舌苔、唾液的气味进行评分,引起诊断部位不同故方法亦有差异,其部位主要包括全口气味、舌背后区、牙间隙、唾液气体、言语气味、舌背前区等。

  全口气味:即受试者在离检查者鼻部10cm的距离处缓缓呼气,检查者对其气味进行评估。

  舌背后区气味(塑料勺试验):用塑料勺刮取舌背后区物质,5s后置于检查者鼻部5cm处闻味并评分。

  牙间隙气味:用牙线穿过牙间隙,并在距检查者3cm处闻味并评分。

  唾液气味:受试者吐1-2ml唾液在小试管中,封闭试管5min,距离检查者4cm出闻味并评分。

  言语气味:(20记数试验)受试者在距检查者10cm处从匀速数到20,检查者对其气味进行评分。

  舌背前区气味:(舔腕试验)用舌尖垂直舔腕部,5s后检查者在3cm处闻味并评分。

  2、仪器测量法

  气相色谱法:对呼出气体进行检测。

  便携式硫化物检测器:因口臭多因呼出可挥发性硫化物所致,本方法主要针对呼出气体检测。但仪器检测法目前多在实验室内进行,临床诊断应用较少。

  间接法

  通过对舌苔、唾液等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检测其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和其他化合物,以间接评价口臭程度。

  口臭的治疗

  因口臭的机制和分类不同,其治疗方法亦各有差异。

  机械方法

  通过清洁舌面、刷牙、食用漱口水可清除腐败、坏死的有机物,破坏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减少致病菌数量以减轻口臭。

  牙周治疗

  牙周病可致口臭,故有效治疗牙周病显得尤为重要,需到口腔科及时就医。

  药物治疗

  1、氯己定

  通过含漱可有效治疗口臭,但长期使用可出现口干、着色、灼痛及味觉改变等症状。

  2、含精油的漱口液

  精油具有香味,可起到一定的遮盖作用;同时兼有杀菌作用,故可用于预防牙周疾病。

  3、过氧化氢

  即双氧水,通过其消毒杀菌作用抑制口臭。

  4、金属离子

  许多金属离子如锌、钠、锡、镁等通过与挥发性硫化物反应可减少致臭气体的产生。目前市面上多见含锌离子的漱口水,因其既能抑制细菌增殖,又可与致臭气体发生反应,从而抑制口臭,故应用较为广泛。

  5、小苏打

  一些牙膏中多见本成分,且作为牙齿清洁剂被广为使用,可有效减轻口臭。

  遮盖作用

  无糖口香糖

  通过咀嚼含芳香气味的口香糖可暂时遮盖口臭,但其遮盖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必要的口腔清洁

  坚持早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保持舌部清洁,做到饭后漱口,必要时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及洗牙。

  其他

  对于非口源性口臭,因其涉及多个系统,故应在排除口腔因素所致口臭前提下,及时前往相关科室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

  中医对口臭的认识

  中医历来就有“口臭”此病,又名气臭、口气臭、息臭。有关其病机,历代医家亦有不同的阐述,但大都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脏腑功能失调,胃热熏蒸所致[4]。病位在胃,和肝脾相关。主因嗜食辛辣、膏粱厚味或饮食不节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食积内停,日久化热,随胃气上蒸所致;或因情志不畅,焦虑抑郁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横逆克犯脾胃,而出现肝胃不和之症;临床多见肝胃郁热型、饮食停滞型、胃气壅滞型等,其具体证型如下:

  肝胃郁热型

  1、舌象及胃镜

  2、表现

  平素情志多抑郁、焦虑,对口臭过于关注,口气热臭,或伴牙痛,偶有口苦,平素怕热,口渴饮凉,大便偏干,舌质黯红。

  3、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和胃。

  4、小药箱

  六味能消丸+牛黄清胃丸

  5、日常调护

  (1)此型以中年人多见,多因吸烟嗜酒致中焦湿热内盛,肝胆失疏,郁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胆之热挟胃气上逆所致;亦多见于A型性格人群,平素脾气火爆,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凡事追求完美,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日久化热,移热于胃而见口臭之症。

  (2)Hp感染多见本型;可行13C或14C呼气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予以相应的抗Hp治疗,消除口臭因。

  (3)调畅情志,多与家人沟通交流,善于缓解工作压力(可通过健身、听音乐、旅游等放松心情)。

  (4)可用玫瑰花、茉莉花、月季花等水煎或代茶饮,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饮食停滞型

  1、舌象及胃镜

  2、表现

  多有伤食病史,口臭,可为酸腐之味,嗳气频繁,脘腹胀满拒按,厌食,大便干结或不成型,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

  3、治法

  消食化滞,和降胃气。

  4、小药箱

  加味保和丸

  5、日常调护

  (1)本型主因饮食不节所致,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及暴饮暴食者。小儿脏腑娇嫩,若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而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积滞日久化热,随胃气蒸腾而上,故见口臭;老年人多因年老体虚,先后天失养,故脾胃虚弱,运化不及,致食积内停。

  (2)故应节制饮食,每顿只吃“七分饱”,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三餐定时定量,勿乱服滋补之品;适当运动。

  (3)因进食过多而致胃脘部胀满者,可用焦四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焦槟榔各10g)、牵牛子4g代茶饮或水煎,每日频服,可消积化食,消胀除满。

  (4)小儿食积重者,可于四缝穴点刺放血以消积导滞。

  胃气壅滞型

  1、舌象及胃镜

  2、表现

  口臭,多伴胃脘不适,以胀为主,嗳气频作,舌黯红,苔薄白。其他脏腑辨证不明显。

  3、治法

  和胃降逆

  4、小药箱

  枳实导滞丸+胃苏颗粒

  5、日常调护

  (1)本型可见于老年人、久坐上班族,主因年老体虚者胃肠动力不足,或因多坐而少动,致胃气壅滞,失于和降,上逆化火所致。

  (2)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吃饭七成饱,以面食果蔬为主,少吃高蛋白和油腻烧烤肉类。

  (3)因胃动力不足而致食积者,可酌情服用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健胃消食片。

  (4)腹胀者,亦可用耳穴压豆法,揉、按、捏、压相应穴位,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穴位:胃、肝、胆、脾、胰、三焦。

  肝郁脾虚型

  1、舌象及胃镜

  2、表现

  自觉口臭,但无异味,因患者曾患口臭或平素精神压力过大,故见此种假象;可见情志不畅,抑郁、焦虑,胸胁胀闷不适,食欲不振,叹气频繁,睡眠质量差,善疑,大便不成形,偶有腹痛,腹胀,舌淡,脉弦。

  3、治法

  疏肝健脾

  4、小药箱

  逍遥丸

  5、日常调护

  (1)本型多见于假性口臭及口臭恐惧症患者,平时情绪多焦虑、抑郁,善疑,对自身疾病关注过多,致肝气郁结,克伐脾胃,胃气失于和降;脾虚不运,失于升清亦可见泄泻、头晕,乏力等。

  (2)调畅情志,适当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疾病的关注,多外出散心,听音乐,看书以舒缓心情。

  (3)肝郁日久化火,可出现胸胁胀痛,烦闷急躁,口干,潮热,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少腹胀痛等症,可予以丹栀逍遥丸以疏肝清热解郁。

  痰热腑实型

  1、舌象及胃镜

  2、表现

  口中异味,黏腻不爽,甚则口渴而不欲饮,偶有头晕,心烦失眠,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浊腻,脉滑。

  3、治法

  清热化痰,通腑泄热。

  4、小药箱

  星蒌承气汤

  5、日常调护

  (1)本型以中年人及肥胖病人多见,主因吸烟嗜酒致中焦湿热内盛,胃热蒸腾致口中异味;日久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痰热上扰可见头晕,心烦;胃气失于和降,必致肺气上逆,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致腑气不通而见腹胀、便秘。

  (2)故此类痰湿之体应忌烟酒,少食油腻、煎烤烹炸之品。

  (3)平素可食用赤小豆薏苡菖蒲汤以清热化痰,利湿解毒。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