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巧治胃病、具有药物不可代替的治疗保健作用!

  随着夏天的来临,大家吃烧烤,涮肚,辣炒小海鲜,各种扎啤,各种美味刺激我们味蕾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细菌,尤其导致胃病的幽门螺旋菌,也随着各种食物进入了我们胃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

  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虽然运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因细菌抗药性的出现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且

  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益生菌对引起慢性胃炎、胃癌的幽门螺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幽门螺形杆菌的定植及其活性。

  某些益生菌能够产生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细菌素。

  大量活的益生菌还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干扰或阻断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表面的黏附是其在胃内定植。

  益生菌不仅能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依从性等多种作用。

  益生菌不是药,靠的是“以菌抑菌”微生态免疫疗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生物拮抗原理,见效快、作用持久,让有益菌在肠道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生,使人体达到健康状态。它具有药物不可代替的治疗保健作用,在消除各种胃不适症状方面效果惊人。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