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肠道不健康主要有六大表现,你看下你有中枪吗?
1.便秘。排便黑、硬,呈颗粒状,排便困难,排便时肛门出血;
2.腹泻、肠易激。表现为急、慢性腹泻,持续排便带有紧迫感、肛门不适,大便不成形、水分增加,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3.排便恶臭。正常大便应呈偏酸气味,而并非刺鼻恶臭;
4.放屁很臭。肠道内有害菌产生了大量的硫化气体,导致经常放臭屁;
5.口臭。口腔呼出气体发出难闻的气味;
6.肤色粗糙、晦暗。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除,被人体吸收,则导致皮肤粗糙、黯沉、长痘等情况的出现。
如果出现两个以上问题的,就说明自己的肠道已经走入早衰现象了,而且可以看下自己是不是也伴随有两到三个肌肤问题,不少姐妹们发现,自己皮肤越来越差,甚至额头出现了细纹,用什么护肤品都不见效。这可能是早衰的信号,而这种早衰是从肠道开始的。
肠道早衰的开始【毒素、垃圾】
肠道有很多的垃圾,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每天只要生活就会有垃圾,外面的垃圾你可以打扫,体内的看不到的垃圾,怎么清理。你会不会也被那句“一天不排便,胜过三包烟”吓到。你们可以想到如果三四天不排便,你们肠道里面会有多脏吗?我见过有些姐妹们脸上从来就没有消退过的朋友,总是此起彼伏的痘痘和红点,听她的描述正常的话一周排便一次,不正常的时候10天半个月也不排便一次,但是胃口还行,依然能吃能喝。
虽然皮肤上面的问题不一定都是肠道的问题,但是肠道有问题的人,“面子”上肯定有问题,如果你的皮肤已经出现光泽不好,暗淡发黄,长斑、长痘等等,一定要开始关注一下肠道的健康。所以一直在护肤的姐妹们,一定要开始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了,内部垃圾清理了,肌肤才能好因为护肤是需要从内到外来去护理和调理的。
【普及知识,要怎么去保持肠道的健康】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婴儿出生一两天内,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并在婴儿肠道内“安家落户”,成为人体终生“伴侣”。在婴儿时期,由于食物相对单一,婴儿肠道内拥有庞大的有益菌群,其中最显著的是双歧杆菌的有益菌群。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后,肠道中菌群将逐渐发生变化,所以婴儿添加辅食不宜过早,随着食物的多样化以及人类活动能力的提升,肠道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开始慢慢减少,有害菌的数量则日益增加。人体肠道中的生态平衡开始逐渐形成。到青年阶段后,肠道中庞大的菌群(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之间已经形成相对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肠道中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完全形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就会不断地减少,肠道生态的平衡便被打破,种种相应的疾病将接踵而至。而当生命趋于终结时,肠道的有益菌群将消耗殆尽,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维护肠道生态的平衡,重视肠道中那“微不足道”的有益菌。肠道内有益菌群的作用很大,它能帮助人体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等难以通过食物补充的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人体肠道中重要的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不仅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护肠道生态的平衡。而且双歧杆菌在繁殖时能分泌有机酸,有机酸一方面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肠道的排便能力,另一方面能促进营养成分在身体中的吸收。而且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增加,能协助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从而间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
前面的肠道健康对号入座,如果出现了两个就说明肠道开始老化了,但是肠道老化除了会让皮肤差,可危及健康与生命。你有哪些症状了呢?一些人因工作紧张繁忙,经常参加酒宴应酬,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抑制等情绪,导致身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物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科学研究证明,当肠道生态出现失衡,肠道吸收功能及排泄功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体营养的吸收和毒素排出,容易造成多种疾病的产生,最终影响人类寿命。
【如何让肠道“青春永驻”】
1、保持愉悦的情绪。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平常心,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裨益。
2、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有杀菌的作用)。在用药的同时注重对肠道的保护,将有利于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3、关注膳食结构的平衡与合理,保持合理的膳食,使营养素的摄入相对均衡,减少肠道的吸收负担。适当在日常膳食中增加有利于增殖肠道有益菌的食物,将能保持身体营养的同时维护肠道生态平衡。
4.给肠道补充益生菌,增加菌群的正常状态,已经调理肠道健康,给身体一个好的吸收平台和健康的身体
什么是益生菌?它们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所谓益生菌就是能活着到达小肠,并且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殖,促进肠道运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的有益菌。它们可以增强和保持肠道的自然平衡,也是对全身健康和免疫系统十分重要的平衡。
益生菌,简单来说就是:活的微生物,当有足够的数量到达人体或动物肠道内仍然保持活性并能发挥对宿主有益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到底对人有什么好处?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则超过90%。研究发现,乳杆菌等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定殖,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是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等方式,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除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
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外。
7、益生菌对肥胖的作用
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大量实验证实,通过摄入益生菌,可以有效的防治肥胖。
①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CCK,GLP-1等饱腹因子的释放,以及减少胃促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脂肪的蓄积。
②降低胆固醇:益生菌可以通过同化作用以及共沉淀作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③调节肠道菌相:益生菌进入肠道内后,使失衡的肠道菌相正常化(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增加),降低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减少循环中LPS的含量,减少炎症因子,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8、防治糖尿病
益生菌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相,有益菌等附着在肠道上皮细胞上。益生菌通过吸收葡萄糖进入菌体内,减少宿主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另外,如上所述,益生菌可以降低循环中LPS的浓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系一种对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益生菌如何补充?】最有效的手段直接把益生菌部队空投到肠道中去。现在就鉴定一下你手中的酸奶或者其他饮品,看看能否找到它们的身影,比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BB-12双歧杆菌、LGG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目前上市场的绝大部分益生菌都是乳酸菌类型,更多都是对于脾胃的调节。另外,由于为了保持口味与便于储藏,绝大部分的菌群都已经灭活了因为要知道,其实我们的益生菌非常娇贵,只能在2-37度的温度下存活,而且必须要益生元在其实喂食它,益生菌才能存活,这样进入肠道才能有效改善肠道健康。
益生菌的作用:
1、辅助消化吸收
益生菌能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辅助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食物的消化率,生物利用度,营养物质的吸收。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阻碍有害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维持人体生态平衡
正常人体中有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者保持平衡,且有益菌稍居多,处于主导地位。但当菌群紊乱时,有害菌过多,中性菌会转变为有害菌,有益菌若得不到补充,会越来越少,导致疾病。
3、生成营养物质
研究证明,益生菌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如:B1、B2、B6、泛酸、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4、增强免疫力
有益菌不仅能遏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还能清除有害菌产生的毒素,甚至杀死抗药性细菌,更为关键的是益生菌能参与70-80%的免疫反应作用,以刺激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力。
肠道中的益生菌最多,它能粘附并定植于肠壁,形成生物屏障,从而改善肠道微环境,修复肠粘膜,促进肠蠕动,加速肠道代谢物的排出,进一步激活肠道局部及全身免疫,且对以下肠道疾病有显著的治疗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