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阶段

  术前阶段的护理干预旨在预防压力反应、缓解焦虑和恐惧并保护患者隐私。该目标可通过实施一级干预措施实现,例如提供关于手术操作和环境的教育,并对患者提供支持。二级干预措施旨在通过重点关注降低患者感知到的压力源影响,并鼓励其恢复控制感,从而恢复青少年的系统稳定状态。

  一级干预

  护士应在手术前一天对青少年进行手术相关教育。通过向青少年提供整个手术的时间表,护士可与其讨论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将要实施的限制措施。护士应与青少年回顾并强调麻醉医师提供的麻醉相关信息,尤其是向其解释如何实施麻醉,以及青少年会有什么感觉。此外,护士还应向青少年患者介绍疼痛控制策略,及其可能经历的身体变化。

  在术前阶段,围手术期护士应评估青少年的焦虑和恐惧状态。通过讲解手术操作细节,护士可以消除任何潜在的压力源(例如对未知的恐惧)。护士应向青少年解释其在围手术期中可能听到的声音。此外,惧。需要让青少年在提问时感到舒适,从而鼓励其恢告知青少年在整个围手术期内的操作任务,以及将要复控制感,围手术期护士在回答时也必须保持诚恳及发生的事情,将有助于缓解某些青少年的焦虑和恐尊重的态度。一些非常简单的小事,例如为患者提供毛毯,将会使青少年恢复控制感,并有助于为青少年提供舒适的环境。

  隐私也是青少年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围手术期护士作为这类患者的护理人员必须对保护其隐私保持警觉。有访视者时,护士应阻止其询问可能令青少年感到尴尬或难堪的问题。如询问敏感问题(例如性生活习惯和历史、是否使用违禁药物,以及身体是否有穿孔),应在能够保护青少年隐私的环境中提问。

  二级干预

  护士可通过实施二级干预帮助青少年恢复系统稳定。应重点关注青少年在术前评估期间感受到的压力源,并降低其有害影响。青少年对隐私的顾虑是此类压力源产生有害影响的例子。在适当的情况下,护士应确保青少年患者病床周围的隔离帘保持闭合,并且在打开之前询问患者。尽管青少年处于术前阶段的时间较短,护士仍必须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使青少年能够自由提问。在此期间,护士应对青少年给予安慰,确认并减轻青少年的恐惧或顾虑。为鼓励恢复控制感,护士应允许青少年做出选择,并将其纳入决策过程。在围手术期各阶段中,都必须保护青少年的隐私,并提供舒适的环境。

  术中阶段

  在术中阶段,护士的职责仍包括继续作为患者的护理支持人员。一级干预(例如提供进一步的患者教育)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并继续鼓励其恢复控制感。在此阶段的二级干预旨在保护患者隐私和秘密,并通过消毒、器械计数和尽可能减小噪音等措施保护患者安全。

  一级干预

  术中阶段的一级干预主要包括提供安全的环境及保护患者隐私。在进入手术室时,护士应向手术团队成员介绍青少年患者,并鼓励患者提问。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室环境中的景象和声音,并说明使用监控仪器和安全设施的目的(例如臂板和安全带)。护士应向青少年解释手术室保持低温的目的,并提供一条温暖的毛毯供其选用,以使其存在控制感。护士应确认青少年的文化背景,并对任何可能影响青少年感觉的围手术期护理事项保持敏感性,例如去除毛发或手术室中是否存在异性团队成员。

  二级干预

  青少年患者在术中因麻醉而处于功能受限状态,因此术中阶段的二级干预尤为重要。护士应继续作为患者的护理支持人员,并尽可能减少手术室环境对其造成的任何有害影响。体温过低即为此类潜在有害影响的典型例子,可通过提供温暖的毯子来解决。由于青少年在这一阶段会感到脆弱无助,护士必须确认其存在的恐慌和顾虑,并保护其隐私和秘密。护士应监控无菌区、纠正任何违反无菌技术原则的操作、完成所有器械计数,并确保所有手术设备可正常使用。护士应尽可能将噪音水平降至最低,尤其在青少年从麻醉中苏醒时。在此期间,巡回注册护士应在其身旁,监控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苏醒后谵妄)。这些行为将有助于青少年获得顺利、成功的围手术期体验。围手术期团队成员应尽最大努力安静地清理手术室,将患者转运出手术室,之后再进行彻底清理。

  术后阶段

  在完成手术操作、青少年进入术后阶段时,护士仍应继续承担护理支持者的职责。一级干预措施包括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以及加强患者教育(包括出院指导和疼痛管理)。二级干预措施包括继续降低噪音水平,询问问题以促进恢复控制感,以及提供出院后相关信息。

  一级干预

  围手术期团队成员应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室平车,护士应确保安全带已经系于青少年身上,并抬高护栏。由于患者在从麻醉中苏醒后首先恢复听力,在青少年苏醒时,护士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这意味着手术团队成员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对话,并尽可能将噪音降至最低。

  与前两个手术阶段一致,护士仍应告知青少年所有在术后阶段将会出现的事件。应向青少年提供提问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选择,并保护其隐私。护士应观察任何可能体现出青少年压力源反应、恐惧或焦虑状态的语言或非语言线索。

  当青少年完全清醒时,护士应将术后阶段作为对其进行患者教育的另一个机会。护士应回顾并强调之前向青少年提供的信息。应与青少年说明出院后相关事项,包括麻醉的术后影响(将如何影响行为和认知)及任何可能出现的延迟效应。此外,护士还应向青少年提供饮食和活动限制的相关信息,以及在整个恢复期预计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在青少年患者的出院指导中,护士应将伤口护理和疼痛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应向青少年说明大致康复时间,以供患者了解。

  二级干预

  青少年在麻醉后监护病房(postanesthesiacareunit,PACU)完全苏醒,对其周围环境恢复意识后,PACU护士应询问患者是否希望见到父母或访视者。提问可使青少年恢复控制感。在提供出院后指导后,护士应确认青少年已理解预期恢复情况,这非常重要,也为患者创造了很好的提问机会。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外科医师和科室的联系信息,以备出现并发症时及时获取帮助。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