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如何放置引流物?

  物美价廉的纱布引流条

  凡士林纱条主要用于清洁或新鲜肉芽创面,保护疮口,促进上皮生长。生理盐水纱条具有虹吸作用,可用于分泌物较多的创面。这两种引流物成本低,效果较好,作为短期引流物受到医护欢迎。但长期使用时,若不能及时拔除,纱布常会被渗出液堵塞而失去引流作用。

  表浅狭小创面首选胶片引流

  纱布引流虽然物美价廉,但对创面刺激较大,容易粘连,拔除引流时易损伤创面。改用质地较好、有一定张力的医用手套剪裁成胶片引流,用于腔隙较窄、较浅的伤口(如甲状腺、乳腺肿块及四肢远端术后引流等),可减少刺激,防止粘连。24小时后拔除引流条,伤口可较快愈合。

  烟卷式引流条

  烟卷引流中心用细软胶管做支撑,将纱布卷成较松的烟卷样,外层用手套胶皮包裹而成。既有胶片引流减少刺激、不易粘连的特点,又具有纱布引流的虹吸作用,多用于腹腔内II/III类切口引流,适用于脓腔较大、引流液较多、部位较深的创面。一般放置不易超过72小时。

  所向披靡的橡胶管引流家族

  橡胶引流管的引流效果及降低并发症的效果都明显优于纱布、胶片、烟卷引流。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分为乳胶管和硅胶管。橡胶引流管有粗细、软硬不同,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橡胶引流管。橡胶引流管种类很多,除普通橡胶引流管外,还有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的特制引流管,如:一次性输液管引流、蕈状引流管、T型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三腔二囊管、双套管等,须根据不同需要选用。

  如:乳胶管引流为外科最常用的引流方式,一次性输液管引流是目前骨科最常用的一种引流。

  T型管常用于胆道减压及胆总管引流。

  脑室引流管为细软的硅胶管,管的远端有塞盖,使用前将管内注满生理盐水盖上塞盖,创口内放置引流管后打开塞盖,远端扎上无菌手套,用于脑室引流。

  胸腔引流管用于胸腔、心包腔、纵隔的引流。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

  三腔二囊管引流主要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压迫创面和引流尿液,可以同时起到压迫前列腺窝和止血的作用。

  双套管有粗细两根管道,粗管内有一小套管,主要用于胰腺炎术后腹腔的引流及注药及冲洗。

  在遵循无菌原则之下,普通尿管、肛管也可根据均可根据需要用于其他腔隙的引流。

  最为理想的引流方式还是负压引流

  引流管不但是一种异物,而且是沟通疮口内外的桥梁,使用正确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倘若使用不当则常可发生并发症,不起引流作用,只能增加感染机会。管状引流比烟卷引流好,主动比被动引流好,负压引流是较为理想的引流方式。

  创面修复与创面局部微循环状况、生化环境和创面是否感染息息相关,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感染、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增加创面血流量、促进伤口内肉芽组织形成等因素来改变创面修复的进程。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需要定期冲洗引流管,以免因引流管阻塞造成引流不畅。第二,密闭应良好,这是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否则会影响创面引流效果。一旦开通负压后应立即检查负压效果是否满意,发现漏气处应及时弥补。第三,对于老年患者、小儿及全身状况不佳的患者应及时复查内环境,避创面丢失蛋白质引起的全身状况低下、防止水肿心衰等症状出现。

相关推荐

术后色素沉着
术后色素沉着
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继发于手术、截肢、烧伤、痤疮及其它意外伤害产生的限制活动并影响美观的瘢痕;由于杜普伊特伦挛缩症(Dupuytren’’s 挛缩症)导致的挛缩;外伤导致的肌腱挛缩和瘢痕性狭窄。 千白氢醌乳膏:黄褐斑、雀斑、炎症及手术后色素沉着斑的治疗。
术后色素沉着改善装
术后色素沉着改善装
千白氢醌乳膏:黄褐斑、雀斑、炎症及手术后色素沉着斑的治疗。 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康瑞保):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继发于手术、截肢、烧伤、痤疮及其它意外伤害产生的限制活动并影响美观的瘢痕;由于杜普伊特伦挛缩症(Dupuytren’’s 挛缩症)导致的挛缩;外伤导致的肌腱挛缩和瘢痕性狭窄。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糖衣片)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糖衣片)
用于: 1.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症状; 2.治疗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 3.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劳损后、痛经、牙痛、头痛等; 4.对成人和儿童的发热有解热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