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食物让血管“抽筋”!小心吃了丢命!吓得我赶紧住了嘴~

  我们印象中造成心脏血管痉挛的风险包括压力过大、过劳、气温骤降、抽烟、喝酒、滥用药物等。

  对前面的一些危险因素,血管不好的人通常会加以防范,但食用一些食物却常被忽视,它们会引起头部血管“抽筋”等。小心吃多了会丧命!

  血管“抽筋”是怎么回事儿?

  一般人都知道,大的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会导致心梗猝死。但实际上,临床上发现,血管堵到30%~50%的时候最容易引发猝死,原因可能是血管“抽筋”(即痉挛)导致的斑块破裂。

  即使冠状动脉痉挛没有造成斑块破裂或形成血栓,当痉挛持续超过30分钟没有得到缓解时,也会出现心梗,甚至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

  哪些食物会造成血管“抽筋”?

  低温食物

  不少人认为,只有寒冷的冬季才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其实不然,炎炎夏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不少见。

  78岁的李大爷患高血压、冠心病好多年了。前几天天气较热,为解渴,他一口气吃下了半个冰西瓜,随后突然感觉胸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家人发现后,立即送老人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李大爷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差点没抢救过来。

  解释:

  口腔温度在37℃左右,若骤然食用低温食物,短时间内温差悬殊,会强烈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另外,胃、肠在受到较强的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发生抽筋,诱发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称为“冰箱性胃炎”。

  常喝浓茶

  老年人的血管脆弱,清淡的绿茶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但是浓茶会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此外,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会促使心跳过快,血流加速,呼吸加快,易导致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产生心悸症状,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非常不利。

  饮用浓茶,会增加血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心力衰竭症状。这些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有时候非常致命。

  太多辣椒

  尽管有多项研究认为,适当吃辣椒对健康有种种益处,但并非人人皆适。为啥湖南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这么多呢?一个是无辣不欢伤了心血管!湖南是“无辣不成席”的区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国刚教授介绍,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来说,忌辣也不容忽视。

  这是因为辣椒素使循环血流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短期内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猝死,即使没有发生意外,也可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而且,由于辣椒素在气道中的代谢较为缓慢,辣椒素的毒性作用严重时甚至可诱发哮喘

  湖南人餐桌的日常是这样的,仅常用辣椒就数种,对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群,危险性就可想而知了。

  三白食物

  “三白”指的是白盐、白糖、白米(面),这三样食物要少吃。

  吃盐过多易导致血压增高、血管硬化,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盐的每日摄入量以6克为宜。糖是人体必需的基础物质,但过量摄入容易引起高血压、肥胖、肝功能损伤等。

  精白米面会让血糖快速飙升,加速脂肪堆积,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反式脂肪

  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听着比较陌生,但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吃,差别就是吃多吃少而已。

  蛋黄派、奶油蛋糕、曲奇、饼干、糕点、冰淇淋、珍珠奶茶、煎炸食物,甚至炒菜方式不当,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是日积月累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经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

  常见危害:

  引发心血管疾病

  反式脂肪酸能升高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科学研究发现,LDL正是引发血压升高、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

  损害记忆

  损害记忆力,增加老年时患阿尔兹海默症患病率。

  反式脂肪酸确实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同时人类健康的‘保质期’却随之缩短。”

  诱发糖尿病

  过量摄入反式脂肪导致的肥胖,主要集中在“腹部”,内脏脂肪会增加很快,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特别容易“长肚子”!众所周知,腹部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影响生育

  反式脂肪酸会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生成。胎儿通过胎盘、新生婴儿通过母乳均可以吸收反式脂肪酸,这会影响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