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用手抠着吐,伤害比你想的大得多!

  古代比谁能喝酒,其实比的不是酒量,而是喝水量。
 
  因为那时的酒就像现在喝的米酒,酒精浓度很低,大部分都是水。
 
  比如唐代李白爱喝酒,要喝完几大碗再作诗。
 
  如果换到现在的白酒,可能就喝得分不清东南西北,还谈什么灵感和作诗。
 
  所以那时李白能喝酒,主要是喝水量惊人。大家比赛喝酒,也是比谁憋不住去如厕了,谁就输了。
 
 
 
  总而言之,古代的赛酒,比的是谁膀胱耐受力更强,而不是酒量更大。(小编提醒:憋尿不是一个好习惯。)
 
  那时的“解酒方式”就是上厕所,喝的多,跑厕所次数多,但基本上不存在喝醉这一说。
 
  而现在酒精浓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喝醉,甚至送到医院抢救。
 
  各种解酒方式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间出现了一种催吐法。
 
 
 
  催吐法
 
  催吐法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解酒方法”。
 
  这招就是是喝的酒多了,单靠上厕所排不出去,就用手抠喉咙,让胃中的酒吐出来,吐完之后,感觉轻松了很多,又可以去喝酒了。
 
  催吐法本身存在于医用范围中,患者误食了危险的的药物或者含毒素的物品,需要催吐、甚至洗胃。
 
  但将催吐法用来“解酒”,的确非常危险,有这样的隐患:
 
  1.用手抠喉咙呕吐,可能会损伤口腔或嗓子,指甲划破喉咙。
 
  2.在呕吐时,胃酸和食物反流危害食道、喉咙、牙齿、让人感觉到恶心不适。
 
  3.催吐会改变消化道的正常运行,损伤消化功能。
 
  4.这种强制性呕吐会损伤食道,轻则引起食道水肿,严重会有食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5.呕吐时可能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6.剧烈呕吐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里的酒精、消化液进入胰管和胆管,严重时会造成胰管堵塞,导致重症胰腺炎,危及生命。
 
  也许有人心想,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没有出什么事啊。
 
  小编只想说,等到有什么事的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喝完酒感觉不舒服,醉醺醺的,不要强制性催吐。如果自然呕吐是没有办法的,是身体的一种主动调节。
 
  最好的方法还是少喝酒,这不仅仅是健康问题,酗酒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问题。
 
 
 
  酒喝多了应该这么做
 
  1.适当喝水
 
  喝水并不能直接冲散体内的酒精含量,但是可以加快排尿,让体内的酒精加快代谢排出,减轻醉意。
 
  注意:喝浓茶喝咖啡能起到提神的作用,但是不能够解酒,因为咖啡因负责驱走睡意,但酒精还是要慢慢代谢掉。
 
  2.别信解酒药
 
  现在医学界尚未出现一款真正可以解酒的特效药,所以市场上宣传的神奇解酒药物都是虚假的广告。
 
  酒喝多了去医院急救打点滴,打的药物里含纳洛酮,作用是缓解酒精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不至于让人昏迷过去。
 
  但是体内的酒精还是要靠肝脏来代谢,肝脏分泌解酒酶的功能弱,那么醉酒的状态就更久,靠吃药尚还无法补充这种酶。
 
  所以吃药不仅不能够帮助解酒,还会给肝脏带来更大的解毒压力。喝酒伤肝,就别再自己吃药雪上加霜了。
 
  3.保持身体舒适
 
  喝多了把衣服稍微弄宽松一点,让自己身体的热量得以散发,不要趴在桌上睡,容易压迫消化道。
 
  如果可以最好是保持坐着或斜躺着的状态,让呼吸和消化道通畅。
 
  4.喝多了不要立刻睡觉
 
  酒精是靠肝代谢,昏睡会减慢人体的新陈代谢,对肝不利,容易得酒精肝
 
  如果是急性的酒精中毒,也就是一次摄入乙醇含量过高,超过了300ml,换算成45度的白酒,也就是500ml左右,睡下去可能就一睡不醒了。
 
  建议酒后用冷水洗脸,坐着休息一会,身边的人时不时叫醒一下,喝一些温热的白开水,到完全醒酒为止。
 
  说了这些酒后的护理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在酒桌上量力而行,不要劝酒也不要比酒量,身体的健康比酒桌上的“比拼”更重要。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