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普遍不足!而这易引发卒中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YingXian博士等人发现,对于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卒中前的抗凝治疗普遍不够,治疗性抗凝治疗与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以及院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94474名既往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79.9岁,女性比例为57.0%。

  15466人卒中前接受治疗性抗凝治疗,其中7176人接受治疗性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2],8290名患者卒中前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non-vitaminKantagonistoralanticoagulants,NOACs)。

  79008人卒中前未接受抗凝治疗,其中12751人在卒中时接受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治疗(INR<2),37674例(39.9%)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8583例(30.3%)未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

  研究发现,接受治疗性华法林(15.8%)和NOACs(17.5%)的患者的中度或重度卒中率(未调整)低于未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27.1%)、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24.8%)或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治疗的患者(25.8%)。

  接受治疗性华法林(6.4%)和NOACs(6.3%)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也低于未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9.3%)、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8.1%)或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的患者(8.8%)。

  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无抗血栓治疗相比,在使用治疗性华法林、NOACs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的可能性(OR=0.56、0.65和0.88)和院内死亡的可能性(OR=0.75、0.79和0.83)均较低。

  抗血栓治疗可以预防患有房颤的患者发生卒中,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上述研究旨在确定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在卒中前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血栓治疗而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并确定卒中前进行抗血栓治疗与卒中严重程度和住院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提示,卒中前的抗凝治疗普遍不够充分,治疗性抗凝治疗与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及院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有关。

相关推荐

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
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华法林钠片(Orion Pharma)
华法林钠片(Orion Pharma)
1)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2)预防心肌梗塞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3)预防房颤、心瓣膜疾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卒中或体循环栓塞)。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 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2. 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关节炎:除风
盐酸普萘洛尔片(亚邦药业)
盐酸普萘洛尔片(亚邦药业)
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 2.高血压。 3.劳力型心绞痛。 4.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5.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 6.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 7.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 8.用于控制甲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