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应用阿司匹林无益,反会致大出血

  心肌梗死是非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其原因可能在于手术会致血小板活性增强,由此导致冠脉血栓,继而发生了围术期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表明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肌梗死和严重血管不良事件。那么围术期应用阿司匹林是否也能预防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呢?

  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POISE-2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结果显示,术前及术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非但不能降低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而且反而会使大出血的风险增加。

  这项研究在23个国家的135家医院纳入了10010名准备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这些患者年龄≥45岁(平均69岁,53%是男性),均有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些患者中5628名此前未使用过阿司匹林,4382名在入组时已经在使用阿司匹林。前者在手术前开始用阿司匹林200mg/d或安慰剂治疗,术后改为100mg/d,连用30天。后者按100mg/d术后治疗7天,此后恢复其原来的阿司匹林剂量。如此一来,这些患者被分为了两组:阿司匹林组(n=4998)和安慰剂组(n=5012)。

  研究显示,阿司匹林组351人(7%)、安慰剂组355人(7.1%)在术后30天内死亡或发生心梗。阿司匹林组230人(4.6%)、安慰剂组188人(3.8%)发生了大出血,阿司匹林组大出血的发生风险比安慰剂组高出23%。而且无论患者此前是否已经使用阿司匹林,结果都是如此。

  大多数外科医生都坚信术前应该停用阿司匹林,加拿大汉密尔顿总医院Devereaux医生等开展的这项POISE-2研究证实了这些外科医生的正确性:阿司匹林弊大于利。那么术前什么时候应该停用阿司匹林呢?被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能够存活1周,所以如果在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它的药效就会过了。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阿司匹林肠溶片(新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 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2. 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关节炎:除风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阿司匹林肠溶片(奥吉娜)
抑制下述情况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1.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致的心脏疼痛); 2.急性心肌梗塞; 3.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4.动脉血管的术后(动脉外科手术介入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脉搭桥术,PTCA); 5.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出现早期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