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又称乳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乳癌中女性占99%,男性占1%。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子宫颈癌,居第二位,在欧美则占第一位。
乳癌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其中又以45到49岁(更年期)和60到64岁为最多,二十岁以下患者极少。
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是早期手术或手术加放疗。乳癌根治切除术为其主要手段,五年生存率约有百分之五十,十年生存率约为30%。乳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卵巢功能和性激素变化有很大关系,雌,雄激素产生过多,都可以引起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癌变。
独身妇女,婚后未生育,晚生育,未哺乳或哺乳不正常(过短或过长)的妇女患乳癌较一般妇女多。除此之外,还与遗传和乳腺良性肿瘤转化有关。
中医学如何看待?
中医学对乳腺癌有详尽的记载。以乳石痈,妬乳,乳岩,等命名。《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妇人良方大全》,《格致余论》,《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里面有描述了乳腺癌的病情发展过程。
中医学理论认为,乳房属阳明经,乳头属厥阴经,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是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
外因是感受风寒之气,乘阳明经气虚弱所袭,而成乳石痈。内因则由"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科正宗》中乳癌多见于更年期及绝经期后妇女。故冲任失调,气血紊乱,亦为其发病内因之一。
因此,寒袭阳明,郁伤肝脾,冲任失调,则脏腑功能紊乱,邪毒蕴内,郁而发热,气滞血淤,痰浊交凝,结滞乳中,则成乳岩。晚期气血亏损,阴极阳衰,脏腑俱衰。
所以治疗应以疏肝化痰,调理冲任,清热解毒,化瘀解凝,扶正祛邪。清代吴谦强调指出,"若患者果能清心涤虑,静养调理,庶可施治"------出自《医宗金鉴》
身心灵角度
乳癌病人深层原因是他们所要求的爱的品质无法得到满足。乳癌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他们对家人的付出往往比对自己的付出多得多,他们的成就感,喜怒哀乐,都系在一家人身上。
还有大部分的乳癌患者和父亲的关系不佳,甚至与母亲的关系也不好。他们从小就得不到足够的爱,因此选择压抑,牺牲自己的需求,以不断的付出来换取渴求的爱。这一点肝癌的病人也有类似的情况,都是郁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