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的脚都是一部“血泪史”,不管高跟鞋、平息鞋,只要是不穿袜子的鞋,想必都被磨破过。
什么是皮肤水泡?
当皮肤受到摩擦或者烧伤/烫伤时,其表面就会出现水泡。它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一样,目的是防止深层的娇嫩肌肤受到伤害。
皮肤上所有受到反复摩擦的部位都会长出水泡,除了鞋之外,衣物摩擦和运动摩擦也同样会造成皮肤水泡(比如,常练单杠可使手掌起泡)。
长了水泡,该怎么办?
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的足科医生BryanMarkinson表示,大部分因皮肤摩擦而导致的水泡都无大碍,可以自愈。
如果希望促进愈合,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首先,不要弄破它!
正确处理水泡的首要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不要弄破它!
Markinson表示,水泡可保护深层皮肤免于遭受细菌的侵害。把它捅破之后,保护层消失,细菌即可侵入皮肤。
为此,请记住水泡的确切位置,在你活动或者运动时,尽量避免触碰到它。也可以在水泡上贴创可贴或者胶布,加强保护,但注意不要勒得太紧。
第二,保证清洁
水泡处的皮肤脆弱、敏感,所以无论哪个部位出现水泡,都一定要保证该区域的清洁、卫生。美国纽约的皮肤科医生ShariLipner建议,最好每天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起泡部位及周围皮肤,以预防细菌感染。
第三,适当冷敷
红肿的水泡常常伴随钻心的疼痛,影响活动或者运动。Lipner指出,冷敷有助于帮助毛细血管吸收,减轻局部红肿、疼痛,并且促进愈合。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Markinson表示,如果你的皮肤水泡不断变红、变肿,流脓(超过5天),或疼痛加剧,经久不愈,可能是感染的征兆,需要医生用专业的手段帮助解决。
另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使皮肤上出现水泡。如果你在长水泡的同时还伴有相关疾病的其他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就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水泡?
与其磨出水泡后苦哈哈地忍耐疼痛,小心翼翼地预防感染,不如防患于未然。
Markinson指出,排出烧伤或者烫伤等意外伤害后,预防水泡的关键在于减少鞋、衣物或者器械对皮肤的摩擦。建议在容易磨脚的鞋内放上防磨脚鞋垫,以减轻鞋对脚的伤害。
如果你有槌状指或拇囊炎等足部疾病,建议尽量选择跟脚,舒适的鞋子,尽量不要穿尖头鞋或鞋跟过高的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