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吃隔夜饭会中毒致癌,所以就浪费掉么

  隔夜饭常常是朋友圈养生健康文的“重灾区”,吃隔夜饭会中毒、会致癌的文章比比皆是。但讲真,隔夜饭真的有毒吗?常吃隔夜饭真的会致癌吗?难道饭菜一隔夜就只能倒掉了吗?

  吃隔夜饭会中毒,甚至得癌症,可能性大吗?

  传言中隔夜饭菜之所以有毒致癌是因为一种叫亚硝酸盐的物质。

  亚硝酸盐可由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硝酸盐天然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特别是一些叶类蔬菜(如菠菜、苋菜、小白菜)中含比较多的硝酸盐。蔬菜中的硝酸盐可经过细菌或酶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对于烹调熟的蔬菜,由于本身的酶被杀灭了,所以主要是通过细菌制造出亚硝酸盐来。

  亚硝酸盐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当摄入量达到0.2-0.5克时可导致中毒。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它在胃酸作用下,会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反应生成亚硝胺。亚硝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为2A类致癌物,意思是人类可能致癌物。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不过,对于隔夜饭菜来说,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因为它们所产生的亚硝酸盐不多,根本达不到中毒甚至致癌的水平。

  有研究对菠菜、大白菜、黄瓜、西红柿等17种蔬菜进行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经过冷藏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仅为1.21毫克/公斤,远低于国家加工食品的安全标准(允许的最大残留量)。例如:腌腊肉制品类、酱卤肉制品类和熏、烧、烤肉类等≤30毫克/公斤;腌渍蔬菜≤20毫克/公斤。

  隔夜饭到底能不能吃?

  虽然隔夜饭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会有所增加,但并没有超出相关国家标准,一般情况下达不到对人体有害的程度,如果能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就更加不用担心会中毒甚至致癌了。

  因此,偶尔吃点隔夜饭菜问题不大,但并不鼓励经常吃。特别是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还是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