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类获得性炎性周围神经病。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自身免疫相关。正常人的免疫细胞只攻击入侵物质。然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开始攻击体内的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损伤,无法向大脑传递信号,从而导致肌肉无力、麻痹、甚至瘫痪。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几周。大多数人能够完全从中恢复,但会对有些人造成长期的神经损伤。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于罕见病,发病率很低,不容易中招。在欧美国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率为每十万人里面1-2人,在美国每年有3000-6000人会患病,目前尚无中国人群统计数字。
2/3的患者发病前经历过感染
大约2/3的患者,首发症状通常在普通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或接种疫苗后的5天到3周内出现。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弯曲杆菌(未煮熟的生禽肉);
疱疹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以及EB病毒);
肠道病毒;
支原体;
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患者最初的症状通常为刺痛和肌无力,其中肌无力最为典型。症状往往从双腿开始,并且逐步发展至上半身和手臂(偶尔也会从上肢或头部开始)。随着病情的发展,肌无力可能会演变成麻痹。
大多数患者在2-4周的时候肌无力严重程度达到顶点,在顶点之后开始好转。在发病到彻底治愈期间,患者很可能出现走路不稳定,无法走路或者爬楼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