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却总感觉呼吸困难?可能只是“悲伤到无法呼吸”

  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医生平时最多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我们遇到最多的呼吸困难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伴有心脏或肺部慢性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这类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很好理解。

  但是我们平时坐门诊看病人,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人说自己呼吸困难。年纪轻轻,正是身体最强健的时候,却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一、呼吸困难是怎样一种体验?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甚至口唇紫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不同患者在描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所用的表述方式有可能各不一样。比如有的患者主要反映胸闷、气短;有的患者主诉是喘息;也有的患者仅仅是说气不够用,或者气吸不上来。

  二、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非常多,我们首先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1、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呼吸困难

  这一类呼吸困难,通过各种检查,是可以找到明确病因的。最常见的病因可以在这里罗列一下:

  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气管炎症、肿瘤、异物、哮喘,肺炎、肺水肿、肺淤血、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胸廓畸形,呼吸肌麻痹、膈肌运动障碍等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心衰)、心包压塞、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中毒。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等。

  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等颅脑疾病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

  血液病。比如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2、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呼吸困难

  如果各种检查都做过了,还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并且患者本身就有一些心理方面的诱因,比如压力过大、焦虑、精神刺激、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那么就要考虑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多为精神因素所导致。

  三、出现呼吸困难时,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病因呢?

  作为年轻人,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不妨可以从以下这些角度来做初步的判断:

  既往的病史。比如原来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哮喘的病史,我们就要首先考虑是不是这些原因导致的发病。

  发病时间有多久了,急性起病还是慢性起病。比如贫血、慢性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多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而哮喘、气胸、肺栓塞等疾病往往为突然发作。

  呼吸困难以外伴随什么症状。比如同时有发热,考虑肺部感染、胸膜炎、心包炎等。伴有哮鸣音考虑为哮喘。

  体力活动之后,呼吸困难的症状是加重还是减轻。不管是走路还是爬楼梯,运动以后身体耗氧量都会增加,只要是器质性病变,都会导致呼吸困难程度加重。如果走走路,或者运动运动,或者做点别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呼吸困难反而减轻了,则很有可能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呼吸困难。

  四、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可以做点什么检查?

  对于看起来症状不是特别急、特别重,也没有很特殊的病史的患者,首选的检查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年轻人出现心脏疾病的概率不高,如果不是重点怀疑这方面的疾病,一般做个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就可以了。进一步的检查可以包括心肌酶、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等等。

  呼吸系统的检查。首先应该做胸部拍片或者胸部CT扫描。进一步可以考虑做肺功能检查。

  血常规。简便易行,可以排除贫血的问题。

  五、各种检查都做了,还是找不到病因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年轻患者里占相当的一部分比例。有些患者病程很久了,反复发作胸闷、呼吸困难,症状也不是特别严重,但是自我感觉时好时坏,反复就诊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这类患者其实不应该感觉郁闷,而是应该庆幸,你的身体基本没毛病,症状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你自己的精神压力。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最容易导致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劳累、压力过大、精神刺激等因素也都是常见的诱因。这种情况我们也常称之为神经官能症。一般而言,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多见,年轻患者比年长患者更多见。

  当然,非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呼吸困难也不是一点客观原因都没有。比如患者有可能近期有点感冒,或者在密闭空间呆的时间比较长,又或者天气炎热、湿度大、气压低,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胸闷、呼吸困难。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是很轻的症状,在部分患者身上被主观地放大了,所以导致患者可能焦虑,反复就诊。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