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来说,维生素C(英语:VitaminC,简称VC)是必须的维生素。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都可以自行合成VC,但灵长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失去了最后一步的关键催化酶: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GLO),所以必须完全地依靠从外界摄取来满足机体需求。
历史上,VC曾经是大航海时代限制远洋航行的枷锁之一。远航的水手吃不上新鲜蔬果,常常罹患坏血病而死去。英国的库克船长(CaptainCook)第一个发现了VC的秘密,他给水手们灌了很多柠檬汁和橙子(一个familyname就叫做cook的人当然很注意饮食啦),证明了可通过摄入富含果蔬的膳食而避免坏血病。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健康,我们要不要额外再吃点VC片?
从食物中摄取的VC是足以维持健康的,因为每日需求量实在是太低啦:
顺便说一句,吸烟的人需要在推荐每日摄入量上增加40%。
如你所见,从需要满足的量到最高无风险量之间,有一段大到不能说big简直是huge的中间地带!因为VC是水溶性的,吃多了用不完就尿出去了,直到你尿也尿不了那么多,才会开始出问题。
补充VC超过了风险量后,你会面对哪些风险呢?
胃肠道:粪便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腹泻和腹胀
发生草酸钙肾结石的概率升高
孕妇长期超量摄入VC可导致胎儿出生后罹患坏血病(因为离开母体后没有这么高水平VC支撑了一下子不适宜)
所以,虽然市售的大多数VC通常一片就超出你日需求量了,但VC确实是毒性很低的一种东西,如果你要吃VC片,医生通常耸耸肩,你爱吃就吃吧也没什么大问题,因为离风险还很远呢。
VC补充剂产品千差万别,买哪个好?
这时你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VC片、胶囊、泡腾片……陷入了迷茫,从食健准字到药准字,从5块到500块都有,买哪个好?
答案是:没有太大差别。
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证据证明剂型的差别会影响VC的生物利用度。有人说哎呀我就是觉得泡腾片比医院开的5块钱的平片有效果(咱就先不说什么效果吧),同学你揉揉眼睛,看清楚剂量,泡腾片是1000毫克的,平片一片是100毫克的,能一样吗亲?
至于说就是看着泡腾片咕咚咕咚冒泡泡好玩的,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这时又有人说了:贵的那家说它是左旋VC,更有效!
是的,右手螺旋的VC是没啥用的,左手螺旋的才是有用的。问题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中国学者搞出来两步发酵法后,生产出来的都是左旋VC。现在没什么特殊说明的话,我们所说的VC都是指左旋VC。
好,你听出来了,医生其实不是特别推荐你买VC补充剂吃,那么,食补行不行?
当然可以!我们最推荐的办法就是从饮食中获取VC了!由于在低剂量时(<100毫克/d),食物中的VC几乎会被全部吸收,也就是说,为了健康的话,每天吃一个半橙子之类的,就完全够了,吃多少吸收多少,一点不浪费。
但是,我想很多人之所以考虑购买VC片,并不是因为怕得坏血病,而是冲着VC的其他“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