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阶段生活上应注意什么?
除了要定时按量服药外,还应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对癫痫患者很重要。此外应注意避免抽烟、饮酒或服用可能导致兴奋的饮品,如咖啡、茶、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不要食用人参、狗肉、辣椒,饮食应注意均衡。同时应保持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焦急、生气,可以通过听轻音乐来舒缓情绪。不要长时间操作电脑、打扑克、打麻将等,以免疲劳或过度兴奋而诱导癫痫发作。另外,有些药物包括感冒药也可诱发癫痫,因此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和药师,避免加重癫痫病情。
总之,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身心劳累,遵医嘱服药,积极治疗。
抗癫痫药物会对胎儿产生什么影响?
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几乎都能透过胎盘屏障,可能会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的风险。研究显示,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其后代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2~3倍,尤其是妊娠早期使用对胎儿影响最大。最常见的畸形有面部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缺陷及泌尿生殖系统缺陷等。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越多、剂量越大,其危险性越高,因此应尽量使用单药最低有效剂量治疗。
目前说来,传统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致畸率较高,故建议妊娠期不要服用。而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唑尼沙胺、加巴喷丁等可能会改善妊娠期药物的耐受性,较传统抗癫痫药物的致畸性小,但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除了致畸的副作用外,抗癫痫药物还可能导致后代认知功能发育障碍,其中尤以丙戊酸钠的影响较大。另外苯巴比妥、扑米酮、托吡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均为药物代谢酶诱导剂,可增加避孕药和维生素K的代谢,容易导致意外妊娠和增加新生儿出血风险。
抗癫痫药物影响这么大,怀孕后是否可以停药?
不能,因为相比抗癫痫药物的致畸性,频繁的癫痫发作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的危害更严重,因此对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孕妇仍建议孕期规律服药;如果孕妇因为怀孕而停用或减用药物,很容易引起癫痫持续发作,造成胎儿宫内缺氧、宫缩、畸形甚至死亡。
如何减少抗癫痫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在能够控制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多药治疗,在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尽可能降低药物剂量。常用抗癫痫药物中以丙戊酸和苯巴比妥的致畸率最高,应尽量避免在使用。从目前有限的资料来看,孕期服用拉莫三嗪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可以优先选择。
服用酶诱导型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托吡酯等)的孕妇的产儿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增加出血风险,建议在怀孕最后l个月每天口服维生素K120mg,并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K以避免出血。此外,酶诱导型抗癫痫药物会影响某些激素类避孕药的效果,导致避孕失败,为避免癫痫控制不佳的情况下意外怀孕,建议使用宫内节育器或向医生、药师咨询其他可靠的避孕方式。由于抗癫痫药物易导致叶酸缺乏,因此推荐在怀孕的前3个月每天补充叶酸5mg,以降低叶酸相关先天畸形的风险。
总的来说,经医生确认,癫痫发作控制较好,妊娠前期不至于出现影响妊娠的癫痫发作的患者,最好停用抗癫痫药物;非用药不可的,要尽量减少剂量,且一定要选用毒副作用最小,无明显致畸作用的药物,比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