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性清除剂”——阿司匹林
目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主要是利用它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来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简单来说,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血液,血液中有一种物质叫血小板,血小板就像漂流在血管内的“创可贴”,血管壁内哪儿有伤口它就贴在哪里。
但当血液过分粘稠时,这些“创可贴”在血管内就会变得拥挤,一旦血管壁有轻微损伤,会有很多“创可贴”过来黏附,有些还会相互粘连在一起。而它们一旦脱落,就形成了“血栓”。
在血管中,血栓就像“石头”一样,如果被血流冲到细小的脑血管中,卡在那里,使脑血管内血流通行不畅,就导致了大脑血流供应不足,造成“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中风”;若是堵在了心脏的血管,那就造成“心梗”。
而阿司匹林就像是“黏性清除剂”,能够使一部分“创可贴”失去黏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和心梗。
所以说,在预防脑卒中和心梗的作用上,阿司匹林可真是个“好东西”,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服用呢?看完下面这八个小问题,您就知道了~
阿司匹林每天吃几片?
通常预防卒中和心梗的剂量为每日75-150mg,由于不同品牌阿司匹林的规格不同,请您看清规格,换算成片为:
25mg规格的每天吃3-4片,40mg规格的每天吃2片,50mg规格的每天吃2片,100mg规格的只需吃1片。
阿司匹林每天服用几次?
由于血小板被阿司匹林“去除黏性”之后,不能再自行恢复,而每天只有约10%的血小板是新产生的,所以一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就足够了,每天一次就可以将新产生的血小板“去除黏性”。
长期服用有害?身体出血,有没有危险?
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会,虽然阿司匹林清除了血小板的黏性,在血管出现伤口时血小板失去了愈合血管的作用,但血液中还有像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前列腺素等物质在发挥凝血作用。
而此时阿司匹林在对于预防卒中、心梗等的作用远远大于机体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