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我们常常会看到"一日三次,一日两次,顿服,餐前,餐后,空腹"等字样。好多人看到"一日三次"时,药物会随三餐服用,还有人认为没吃饭就是空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按照说明书中提到这些字样服药呢,今天我们就来区分一下。
1.每日一次
每天吃一次的药物最好固定时间,否则不但会使药效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比如,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应在早餐后服用,这是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规律,早晨血液中激素浓度最高,晚上最低,而在早晨服用激素类药物,能与人体的生理状态同步,可减少服药后的身体不适。另外,一些长效降压药也需要早上吃,以避免加大血压波动。
2.每日两次
一般按24小时划分,即如果你习惯早上8点吃第一次药,第二次最好在晚上8点左右,因为这一类药,一次服药能维持的最佳作用是12小时。不过也有例外,如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需要在早上和中午服药,这是因为下午4点以后服这种药会影响睡眠。
3.每日三次
是按照24小时划分,要每隔8小时吃一次,如早上7点一次,下午3点一次,晚上10点一次。随三餐服药是最为普遍的一个用药误区,这样做会使白天的血药浓度过高,毒副作用随之增加,而夜间由于长时间没有药物进入体内,血药浓度会过低,从而影响疗效。
4.睡前
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例如安眠药,30分钟起效后能促使人快速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前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若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
5.顿服
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并非吃每顿饭时服药,如果按这样理解的“顿服”服药,就极易造成服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