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的一种剂型。它具有吸收快、起效迅速、制备简单、组方灵活等优点,适应中医辩证施治,随证加减的需要,至今仍广泛使用。只有正确掌握了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更好发挥其临床疗效。
什么是中药汤剂
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也称汤液(民间又称汤药)。
煎药用什么器皿?
首选:砂锅、陶器、搪瓷、玻璃器皿
次选:不锈钢器皿
忌用:铝锅、铁锅、铜锅、带油垢的锅及其它金属器皿。
用什么水煎煮?
无污染的水:自来水、井水等。城镇自来水含漂白粉(水质越差含量越高),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降低中药的药性,不易直接使用,可以将自来水煮沸,冷却后再使用,或将自来水放置一夜,让氯挥发后再使用。
忌用:反复煮过的水、保温瓶内的隔夜水、被污染的水。
中药材是否需要清洗?
一般无需清洗。
民间自采中草药,如有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
中药一般煎煮几次?
两次。即:头煎(一煎)、二煎。
一般而说,一剂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增加煎煮次数往往溶出更多无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