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输液,真不行!

  禁止输液越来越严格,有多重因素。首先,输液对患者有风险,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其次,输液太多导致抗生素滥用,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很多病都将比以前难治。最后,输液本身也有危险,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输液造成的不良反应超半数

  近期看过两组关于输液不良反应的数据,心里有点起伏,非得一吐为快。

  一是根据4月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显示,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9.7%、其他注射给药(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占3.4%、口服给药占33.7%、其他给药途径(如:外用、贴剂等)占3.2%。与2015年相比,总体给药途径分布无明显变化。

  二是据基层医生网基层医疗事故互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互助基金帮扶的88起基层医疗事故中静脉输液有56起,占比63.6%;其中88起事件中,致患者死亡43例,占比近五成,大部分都有输液的身影;88名基层医生为医疗纠纷总共付出了628.34万元赔偿,平均每起纠纷的赔偿金为7.14万元。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