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目录大放开

  基药目录放开,医院可以自行配备医保药品

  《通知》提到自2017年7月1日起,我省不再对各级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同)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含省增补基本药物,以下统称基本药物)的品规数量和金额比例作具体要求。

  各级医疗机构可综合临床需求、药物疗效和价格,从新版的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自行配备使用,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中药饮片除外,下同)。

  对于这一消息,所有基层医院的朋友们一定会拍手称赞,基层医院的用药再也不是被动选择,而是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自行采购药品了,当然前提是采购的药品一定是省医保目录药品,仍然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基药目录逐渐被放开

  基药目录的初衷是好的,国家希望百姓能用上安全、低价的药物,但实施过程中由于基药目录药品匮乏、厂家配送不及时、垄断下药价虚高等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基层医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其中的酸楚此处就省略一万字...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改革的进步,针对基药目录不能解决基层百姓用药的问题,近年,国家是做了很对应对措施。

  如江西允许基层医疗机构使用30%至40%的非基本药物;重庆允许使用50%放非基药;湖北是20%,以及浙江、山东、陕西等共计12个省对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采取部分放开的态度。

  但是,由于配备基药指标的限制使得基层医院用药还是不能放开,进药还得算计着来,而广东这次是首次以省份为单位对基层用药大放开,患者可以自愿选择药品,高群众的获得感也会提升,更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

  基药目录放开大势所趋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有了两个重要定位,一个是基层首诊、转诊,一个是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康复,所以为了分级诊疗中双向转诊的需求,根据实际的序惯性医疗需求所以基层医疗单位需要用药的目录和上级医院保持一致。

  尤其是基层常用的心血管病、糖尿病用药,大医院有的药品基层医院也急需配备齐全的,以北京为例,社区医院的药品目录就已经和大医院对接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