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怕电磁辐射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提起“电磁辐射”,好多人都会激灵一下,像原子弹,核电站的画面就会在脑海中翻滚。其实,原子弹,核电站的核辐射与电磁辐射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活着本身就会有微电流,一直都处于红外辐射状态。太阳,闪电,交流电线,人造电器等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对人体伤害的是电离辐射

  频率极高的X光和伽玛射线可产生较大的能量,能破坏构成人体组织的分子,所以也被叫做“电磁辐射”中的“电离”辐射。X光和伽玛射线虽具医学用途,但照射过量会损害健康。

  那频率低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说到对人体的影响,既然“电磁辐射”源自电于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除了要看频率和能量,那“电磁辐射”的强弱,还有两个很关键的判断指标:

  一是“电场强度”,即单位距离的电压高低,看不懂的话,就把自己当条鱼,“电场强度”就像“水温高低”;“电场强度”越强,对人体影响越大,就像水温越高,咱水煮鱼就越香。

  二是“磁感应强度”,即“磁通密度”,这个嘛,咱就不说物理解释了,说了估计你也不懂,还是把自己当条鱼,“磁通密度”就像“水的盐度”。“磁通密度”越大,对人体影响越大,就像如果盐都多过水了,那啥鱼都得变咸鱼干。

  日常接触的各类东西都有辐射

  我们日常接触的各类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常见物品都会产生辐射,这些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的范畴。简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担心电离辐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呢?比如一下提及的几点。

  信号弱的手机辐射强?

  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做了一组实验,选取不同型号的21部手机作为实验对象,利用德国NARDA公司生产的宽频谱射频辐射测量仪8718型号进行测试,场地为普通房间。先来看看通话状态的手机和待机状态的手机有什么不同。测试结果表明,信号正常情况下,手机初起寻呼时的辐射场强最大,无人持机时测得最大场强为13.10W/m2,有人持机时最大为10.96W/m2,最大场强一般持续1至4秒,当手机寻呼网络接通后,射频辐射场强度明显降低,信号正常下的场强一般小于0.4W/m2。

  当用同样一组手机测试不同信号强度时的辐射场强时,差距出现了。在屏蔽室内测试,手机的辐射强度瞬间最大提高到了30W/m2,开始通话之后,辐射场强降至7.98W/m2。所以,手持移动电话在外界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打电话,机身会增大发射功率,并且增大功率的持续时间也明显延长。在信号非常弱的时候,电磁辐射值的确会变大,尤其在刚刚拨打电话的瞬间,在接通电话后,会超过国内标准,但仍然处于国际标准范围以内,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不过,如果实在不放心,在打电话的时候确实应该选择信号更好的地方。

  中午太阳猛烈时刻辐射最强?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最危险辐射就是阳光。阳光的波长比手机辐射微波炉辐射的波长要短1万倍,已接近于电离辐射。而中午的时候,阳光的强度可达100,000μW/cm2,比手机辐射强1000倍。也就是晒一分钟太阳相当于打十小时电话。与晒一分钟太阳相比,在家里所接触到的手机辐射WiFi辐射,真是微乎其微,什么都不算。所以,专家提醒,中午时刻应避免太阳直射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避免中暑,另方面避免辐射。

  家门口有个变电站,辐射很危险?

  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技术学科学术带头人沈梦培曾经带领测试小组,测试了北京上百个变电站和电场周围的电磁辐射值,均低于国家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标准限值。

  而且,看一看高压电塔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了。高压电塔、变电箱都是有电线来传输电能的,而不是靠辐射出的能量,它与手机基站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