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胰岛素的使用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胰岛素会像毒品一样,使用过后,人就出现依赖性,会上瘾,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厉害,终身摆脱不了。
胰岛素是一种什么激素?为什么可以应用于糖尿病?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是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要探究它们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糖尿病是什么病。
1.糖尿病是一种什么病?
●代谢性疾病群
●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
●胰岛素作用有缺陷
●持续高血糖
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生活方式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1
2.糖尿病的分类
主要分为1型、2型,也包括其他一些特殊类型。
3.糖尿病的症状
①多饮:血糖高需要水进行稀释
②多尿:身体需要排出更多的水和血糖
③多食:身体无法长期使用葡萄糖,人会感到饥饿
④消瘦:大量葡萄糖不能充分被机体利用,而随着尿液被排出。
也有一些人最开始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直到测出了自己的血糖高,或者是因为出现的并发症去医院看病才发现得了糖尿病。
4.糖尿病为什么得治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及心脑血管、下肢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
跟胰岛素有什么关系?
治疗糖尿病的其他药物都是间接降低高血糖,减缓糖的吸收或者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或者增强胰岛素作用。既然是间接,作用效果肯定没有胰岛素好。
目前糖尿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还有手术治疗的方法。虽然糖尿病不能根治,但是将体内的血糖长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还是可以的。这也就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治疗,控制饮食,进行一定量的运动。
及早使用胰岛素
图2
1.糖尿病不可怕,但糖尿病会有很多的并发症,而且这些并发症很可怕,耽误了治疗进程,到陆续引起并发症就麻烦了。
2.胰岛素的使用是不分时间的,而且不会上瘾,不会因为早些使用,依赖性就越强。事实上,及早的使用,可能使患者恢复到仅凭饮食和运动就能控制住血糖的程度。
注射部位选择与消毒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使用方法的错误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皮下脂肪增生、低血糖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1.消毒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进行皮肤消毒时应该选用75%酒精。不可用碘伏,否则注射时碘伏和胰岛素起反应,会影响胰岛素的活性,大幅度降低治疗效果。
2.注射部位选择
1)选择时主要的考虑因素
●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
●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
●注射时的方便度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大腿外侧和臀部。
2)部位选择
腹部:注射优先选择也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的部位
●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
●吸收速度较快
●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
●注意注射部位应在脐周3厘米以外
手臂:需要他人协助
图3
●胰岛素吸收率为85%
●吸收速度较快
●手臂的皮下层较薄,可能需要捏起皮肤注射
大腿外侧:适合自我注射
●胰岛素吸收率为70%
●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
●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
臀部:较少使用的注射部位
●胰岛素吸收率低
●吸收速度慢
●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
此外,要避免在有痣和皮肤隆起处注射,经常更换部位注射胰岛素,以免胰岛素不易通过变厚的组织而影响疗效。
3.注射时间
如果注射后没有及时进食,可能会因此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注射后一定要及时进餐,一般是餐前15到30分钟进行注射。
如果吃饭时间提前、使用短效、超短效胰岛素时,优先考虑腹部进行注射;如果吃饭时间推迟,可选臀部注射;对于中长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